老子学院

老子学院 德道根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院新闻 >

熊春锦:开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助推治国理政的新篇章

时间:2017-01-28 08:41来源:未知 作者:海底金 点击:
原文: http://tech.gmw.cn/kjcm/2015-04/02/content_15274440.htm 科技频道 创新人物 熊春锦:开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助推治国理政的新篇章 2015-04-02 17:52 来源: 中国日报网站 我有话说 3月5日,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创新社会治理,实现
 

熊春锦:开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助推治国理政的新篇章

 
2015-04-02 17:52 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我有话说
 

  3月5日,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创新社会治理,实现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什么是治理?治理思想的渊源、核心以及优势是什么?治理与管理、治理与法治、治理与民主之间有什么关系?昨日,就相关问题专访了教育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开放经济与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国学公益形象大使”熊春锦先生。

  资料图片:2014年10月9日,熊春锦先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强国之路》为主题,在对外经贸大学作学术报告。

  中国报道:熊老师,您好。在刚刚开幕的2015年人代会上,习近平主席到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特别强调了有关社会治理的问题。治理一词正在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词,我们了解到,您正准备出版《治理学》一书,所以,希望您能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给大家简要讲解一下中国文化中治理的概念和思想渊源。

  熊先生:我们都注意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了治理的理念,并且正在逐步形成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型治国理政思想和理论体系。说起治理,被国内外政治家、学者引用最多的是老子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治理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学说之一,只是随着历史变迁,我们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远离了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

  两千五百年以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和反复地实行过 “无为而治”,虽然留下来的文字记录不多,但是“无为而治”无疑是中国治理学中最高尚的追求,是中国治理学中所崇尚的原则和定义。在此之后具有比较丰富文字记录的阶段,最典型的是在汉朝。汉初推崇黄老思想治世,经历了四代人的并不完整的“无为而治”,从而诞生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无为而治”就体现了黄帝和老子为中国文化所贡献的治理思想。在中国早期没有“管理”这个词,只有“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的概念。“管理”的概念是后来才诞生的,在中国历史上,治理学是管理学之母。

  中国历史上的无为治理

  中国报道:那么,我们今天该怎么正确理解和解读“无为而治”呢?

  熊先生:2013年,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一句富含治理学精髓的话:“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用传统文化的概念来解析,精神力量就是指人们的意识与眼、耳、鼻、舌、身共同进行“有为而治”的工作,从而构成的一种力量;而道德力量是“无为而治”的一种能量,生发并运用于我们体内,也就是心、肝、脾、肾、肺所具备的仁、义、礼、智、信“五德”的能量。生命内在的非随意器官,它们本身是不接受意识直接指挥的,它们的这种治理模式就称之为“无为而治”。人体内非随意系统的无为而治,构成了产生“道德能量”,或称“道德力量”的内部机制。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和运用传统文化,使自己的心、肝、脾、肾、肺的仁、义、礼、智、信“五德”能量具足,实现了身心内在“无为而治”的道德能量提升,外在的精神力量才能表现得正确而强大。

  内圣外王治理体制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当中,对这种学问给予了一个特有的定名,称之为“内圣外王”之学,即治理学中内修圣道、外用王道的学问。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中的定义十分精准而细致,并且建立在生命功能活动分工不同、内外有别的特定基础之上,是以人为本的治理学。

  记者:中国文化中是怎样定义“治理”这个概念的?

  熊先生:中国的文化有一个特点,一定要逐字逐词地去解读。“治理”、“管理”都涉及到“理”字。“理”,指的是文理、规律,包括自然规律和人文规律,事物客观发展的趋势、方向。将天赋的“理”、人赋的“理”以及权赋的“理”都弄明白,再来谈“治”,那就很容易理解通透了。“治”字的本意,是水名。篆书的“治”字,是治水的象形,含有治水、整治、修治之义。通过顺应水之性,顺着水文而治理,随圆就方,直能就曲,从而顺势疏导,引导归正,使其顺应先天客观规律以及后天形格态势,顺应其本身的能量动势趋向进行正向性的引导,这就是治理。在大禹治水的故事中,大禹的父亲鲧治水时,用堵的办法,还不惜从天庭盗取息壤下来堵水,结果反而越堵水淹得越厉害;而大禹治水,采用的是疏泄的办法,这刚好符合治水的规律,所以大禹治水才成功了。

  篆体的“治”字

  中国报道:治理与管理、治理与法治、治理与民主之间有什么关系?

  熊先生:研究治理与管理、法治以及民主之间的关系,建议大家先去研究一下蜜蜂王国的治理。蜜蜂王国实行的是真正的无为治理。一个蜂群就如同一个国家,蜂群里的蜂王并没有任何治理与管理的行为,但是整个蜜蜂王国却井然有序,如同天地的运转,日月的往来。它们王国的治理,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进行全面无为而治的典范,无为而成的结果就在其中。蜜蜂王国的集体意识在哪儿?群体意志力如何产生的?非常值得人类研究与探讨。与蜜蜂相比,我们人类的确是退化了,人类的集体意志力是被意识的欲妄和智识的私贪所封闭和禁锢了,所以一刻都难以脱离法律与规矩的强制治理与管理。

  人类是否具备与蜜蜂相似的无为而治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呢?实际上全都是存在的,而且远远比蜂群更为强大。人类生命的DNA中,同样完整地具备着无为而治的全系统信息,只要实践修身明德的治理学,全都可以重新恢复其生理功能。

  中国报道:您在即将出版的《治理学》一书中,是否探讨了如何在当代中国实施治理的问题?

  熊先生:《治理学》这本书首先系统梳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对治理思想诞生的哲学根源进行了寻根探源,使读者能够探寻到我们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内核和密码,这个内核和密码其实全都包含在老子“修之身,其德乃真”和《黄帝四经》以及《大学》这几部经典内的道德文化基因之中。在此基础上,对中华传统道德根文化中以人为本、内圣外王的治理学说进行了全面的解密和体系重建,为当代社会传承古圣绝学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模型。书中还结合治理学的理论和历史经验,就如何实现“治大国若烹小鲜”,破解“兴亡周期律”,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关键性的方法论证。

  中国历史上的“兴亡周期律”

  老子曾经说过:“道生之,而德畜之”,这句话实际上揭示的是自然法则秩序,也就是无为治理的法则。无为治理的本质就是道德治理。

  习主席在今年两会期间到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说,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创新社会治理。可以说,习主席的讲话正是抓住了治理的关键。只有“以百姓之心为心”,“少私而寡欲”,才能激发天下为公的群体意识和意志力,从而将有为而治转化成无为而治。而能确保其实现的唯一方法,就是“修之身,其德乃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必定是道德根文化的复兴;内圣外王治理,是必然的历史选择。我们应当把握住历史的规律和机遇,充满信心地去复兴道德根文化,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希望《治理学》这部书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成果,被当今社会吸收和转化,为中华民族爆发真正的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绵薄之力。

  道德根文化撑起中国强国梦

  熊春锦先生简介:

  熊春锦,中华传统道德根文化倡导者,德慧智教育文化理念创始人。

  熊春锦,中华传统道德根文化倡导者,德慧智教育文化理念创始人。

  熊先生承继传统文化世家渊源,从医二十余载,曾任武汉硚口协和医院分院长之职。1989年立“道传中华、德播世界”之宏愿,全身心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和教育推广,俯首耕耘二十余载。现为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德慧智教育文化基金总顾问,教育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开放经济与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2009年,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 授予“中华国学公益形象大使”荣誉称号。

  主要著作:《中华国学道德根》,《老子·德道经》校注,《道德复兴论修身》,《道德教育贵修身》,《国学道德经典导读》,《德慧智慧性图文思维教育》,《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道医学》,《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太极修身》;主编《德道行天下》丛书以及中华德慧智教育系列读物。

[责任编辑:陈百惠] 

(责任编辑:海底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