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院

老子学院 德道根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院新闻 >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时间:2009-05-14 00:45来源:仙学传人、中医专家、作家 作者:武国忠 点击: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仙学传人、中医专家、作家武国忠 首先,我对熊春锦先生这个《道医学》的出版表示祝贺,也对熊春锦先生几十年来不断的积累,把《道医学》整理出来,并且提出新的学论。刚才前面呢,专家、学者、前辈都大体的谈了一下,在此对这本书都表示祝贺。 下面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仙学传人、中医专家、作家武国忠

 

首先,我对熊春锦先生这个《道医学》的出版表示祝贺,也对熊春锦先生几十年来不断的积累,把《道医学》整理出来,并且提出新的学论。刚才前面呢,专家、学者、前辈都大体的谈了一下,在此对这本书都表示祝贺。

下面,从我个人来讲,我想在这儿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对《道医学》的认识。我是师带徒带出来的,我没有更多的学历,我除了跟着胡海牙教授学习传统的仙学、养生、治疗之外,另外还师承周潜川先生的弟子廖厚泽廖老学习丹道医家的大方脉。

按照当年周潜川周先生的记载,在汉代以前,医、道是不分的,那它是从什么时候分的呢?他认为东汉以后有个大医家陶弘景,从他以后,医、道才正式开始分开的。我们看一看,他说的话有没有道理。《伤寒论》有几个方子,一个是青龙汤(大清龙汤、小青龙汤)、一个是白虎汤、还有一个是玄武汤,我们在现行的本子里面,只能看到这三个方子。在这前一段时间,也陆续出版了很多古籍,他发现了一个本子,就是这个《脏腑五行诀》,这个本子是在敦煌出土以后发现的,里面全面的记载了道家的六个神授方。它叫四相:东方的青龙、西方的白虎、南方的朱雀、北方的玄武。张仲景在创立这个伤寒体系的时候,是不是站在道家的角度来传承医家?据周潜川先生考证:丹道医学是有及其独立的体系的。周先生考证的结果是:我们近代有两个大的丹道医学体系,一个是峨眉丹道医药体系;一个是青城山的丹道学派。这两方面呢我跟他们都有过不同的接触,尤其是受到周潜川周先生的峨眉丹道养生学派的影响。这个学派认为学医之人首先要修道、修身,通过自身的证悟,不是单纯的从《道德经》下手,也不是从《黄帝内经》下手,他恰恰要求我们哪儿下手呢?有一部道家的经典叫《黄庭经》,它从《黄庭经》的内景、中景、外景,从这三部经上去下手,我们看一下《黄庭经》,里面记载了我们人——神的这部分名字。肝脏他有他的名字,他是在一个气化了的理论体系下,演变出来的。那么他的这个体系也是很庞大,既有《内经》的传承,也有《黄庭经》的传承,跟后世的所谓的医家是有很大的区别。

我在学医当中也在搞临床,我们学现代中医学的时候,治疗有个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泻;另外还有八个字,总纲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那么咱们丹道医家呢?它是从气化论入手,跟我们现在的治疗方法有很大的区别,他有精气论、忧郁论,忧郁论就是这个病介于有病和无病之间,相当于我们的所谓的亚健康。它的诊断学里面也有很独到的一些方法,现代大家看到的是一些寸、关、尺,三部脉,而且是一个手一个手的去诊断。这个实际上与古法是不相合的,我在跟老师学诊脉的时候是双手把脉,同时分出太任脉来,它的气血的张弛。它本身还有一套自己的诊脉的体系,“二十部脉分经候诊法”,这个呢现在《黄帝内经》里面我们还能找出来蛛丝马迹,不完整。不如周先生整理出来的这个清晰,像望诊,包括叫望神气术,两个人一对面,就可以把握瞬间,做到胸中有数,古人讲的望而知之谓之神。我们现代医学,大部分把望诊这一块呢已经丢得差不多了,就是看看舌苔,舌诊就已经很不错了,大部分人在凭经验。

前两天,台湾一个“人类致富”出版社董事长来北京,两个人一见面,我说:“你这个肺上有个钙化点”,他问:“你怎么知道的我这个肺上有个钙化点?说我上星期刚刚做完检查”。我说,我告诉你这个肺上有个钙化点,它是有依据的,因为你的面上有一个特殊标志。他说:“为什么不说我的肝上”?其实《黄帝内经》里边面诊、望诊,讲的很清楚。比如说,走在大街上看个女孩子下巴颏长了很多的包,这十有九个女孩子是痛经,按照道家的八卦分区,正好在我们下巴颏这个部位,她就是主水属坎位,这里出了包了,肯定有炎症,不管你是受寒了还是受热了,你是有郁积了。所以说在道家医学理论上,我们要从《黄帝内经》去下手,包括《易经》,古人说了: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有的教授给他这个翻译成现代的语言说:“不知易进不了太医院”。为什么要知道易?古人意思就说:“你不知易做不了一个高明的大夫”。现在呢,把不知易,就单纯的理解为不知道易经。那么我们像老师传授我们的时候,我也问他这些个问题,他说:什么叫易?易就是阴阳之道。我们谈《道医学》谈的本质是什么?那古人说的很清楚:“一阴一阳谓之道”。那么单纯的有阴阳,它就是道了吗?还不行,前边还加了一个之,我们说这个之,不能省啊。就是阴阳变化的规律。

所以说我认为这个《道医学》的提出,对今天非常有它的很实际的临床意义。我也比较同意刚才彭教授讲的,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也是,叫《道医学》基础还是比较完整一些,它的理论体系还有待于充实,包括刚才姜博士也讲了,它的体系来源考据再严谨一些会更好的。包括像丹道医学里面,有很多的精、气、神三宝论,它的魂魄论,就是说你承认不承认它存在,他都是存在的。我们说一看这个人他就不行了,魂飞魄散了,怎么魂就飞了,怎么魄就散了?在人身上,他有没有特定的指标?我们看人在什么情况下是危症?这个人大小便一失禁,基本上这个气下来了,活不了了。我们说大便,排出体外,这个过程是什么呢?是一个魄散;魂飞:他已经昏迷了。人昏迷以后,魂飞、魄散,这个人走向死亡。

我认为咱们中医学的发展,首先还是要按照当年毛主席对咱们传统文化一个“八字方针”,第一个是“挖掘”,第二个是“继承”,第三个是“整理”,第四个是“提高”。那么我也希望将来以后,可能会有更多的、更好的,关于道医、丹道医学方面的著作跟着不断地出现。

 

(转自团结出版社编审 《道医学》责任编辑 韩金英女士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3c0930100dn5o.html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3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