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院

老子学院 德道根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院新闻 >

《道医学》更侧重于心跟炁

时间:2009-05-14 00:5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作者:刘长林 点击:
《道医学》更侧重于心跟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刘长林 刚才听了各位的发言收获非常大,很多人都发表了自己的高见,我想就我自己对《道医学》的发行,读后的感受。谈一点自己的想法。首先我觉得这本书的出版是非常有意义的,非常有价值的,它不仅因为道医学作为

《道医学》更侧重于心跟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刘长林

 

刚才听了各位的发言收获非常大,很多人都发表了自己的高见,我想就我自己对《道医学》的发行,读后的感受。谈一点自己的想法。首先我觉得这本书的出版是非常有意义的,非常有价值的,它不仅因为道医学作为中医学的组成部份,它口传心授,见诸于文字,见诸于文字就需要总结,不能说一说,它就要有人去做,要有结构要有体系,这个工作可以说是带有开创性的。除了这个以外,尤其在今天,我认为还有特殊意义。就是虽然大家都高谈,继承国学和传统文化,但是对于心和炁讳莫如深,尤其是我所接触的中医学界的很多老师和朋友,他们热爱中医,研究中医,但是对于气就不敢谈,而且在现代的中医的课本还有专著里面,好象不太敢谈气,或者非要把气说成是一种物质存在,用物质科学去解释这个气。这样实际上就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精髓就丢掉了,就我的体会,我觉得,一个心,一个炁,当然心跟炁其实是不可分的。这个应该是传统文化里面最精彩的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离开心和炁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也没有中医学。

那么道医学,我认为,它更注意,更强调心跟炁的作用。在这点上,我觉得这本书里边,发表了很多,在基本观点上我认为还是很精彩的,他的基本观点我是赞成的。他提出世医跟道医的区别,我认为是有参考价值的,有启发意义。他提出理气科学和理形科学的概念,这个概念的解释是不是能够最后成立,这个我们可以最后讨论。但是,他能够提出它的区别,而且还做了一些阐述,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我认为都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今天特别讲到道医学里讲的心跟炁,这个应该说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对于恢复和正确理解传统文化和中医这是很重要的。我同意说科学是有统一性的,所谓科学就是认识世界,而且还要正确地认识,获得规律性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说科学是统一的,所有的科学都是为了这个任务,为了这个目的。但是由于对世界认识的出发点和采取的基本方法不同,所以认识世界——这个世界是无限地存在,那么由于你走的路不同,你进入这个世界的领域就不一样,而形成的一套概念,逻辑知识也不同,所以科学应该有不同的体系,有不同的形态。

我认为中国的传统科学和西方科学最根本的区别,从哲学上说,就是中国人对待世界是一种一体的态度,就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天人合一的态度,来对待世界,来认识世界,就形成了中国的一套文化学术,包括我们的审美,我们的伦理道德以及我们的科学知识。而西方人采取的是和世界相对的,相对立的这么一种态度来对待这个世界,所以就产生了他们的这么一套宗教、艺术、治国的方法以及他们的科学。我认为最基本的差别,时时都不要忘掉,这样才能划清我们中医学和西医学的根本界线,也划清中国传统科学与西方科学以及所谓现代科学的界线,不至于遇到问题就困惑,这点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采取的是这样一个态度,就是天人合一的,主客一体的融汇于这个世界当中,我们再去认识这个世界,所以我们才产生了中医学。

中医学才跟西医学不同,中医学里面,就这本书,说了所谓世医,也就是世俗医学吧,我的领会就是现在社会上普遍流行的那种和比较隐密的,隐藏的,那就是道医学。这个差别,其中从根上说是一致的,是统一的,但是它的差别是侧重不一样。而道医学更侧重于心跟炁。而世医学更侧重于眼、耳、鼻、舌感观所获得的,人体表面的症候,在那里找规律性。以及它们和天地万物的联系,它偏重于这个,但是它又不能离开,那个心物,那个体症,还有那个气的根据,可是他越来越偏重于那个眼、耳、鼻、舌所获得的现象来认识人体,人的表现出来的症候来认识和找它的规律。尤其是现在,受到西方科学的影响,这个偏向越来越大,甚至是想把心和炁甩掉,这当然是这本书里批评的,也是背离了中医学传统的。这样来区分,我认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觉得人和外界的事物,如果采取天人合一组合一体的,融会贯通的一种态度的话,那么这种作法,这总的作法是一个。但是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层次,最初的这个层次仍然是用我们这个眼、耳、鼻、舌、身的感觉器官去感觉这个世界,但是我们在感觉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前提是,顺着这个世界的变化,就是道法自然的这种态度,而不是跟他对立的、控制的、宰制的、分割的态度来对待它。在这样一种前提下,仍然一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但是这只是一个表层的,浅层的。那么在深层的就是在内心能够跟它达到一体的状态,这个就是需要儒、道、释的修炼。修炼到最后的层次,我只能说这个基本的框架了,因为我本人没有资格具体的来评价这本书里的哪些内容,具体的对不对,因为我没有这种功夫,我这修炼很浅。但是根据我们观察和我读一些个经典,我理解,就是最深的主客的融合,到最深的层次,就是到心经所说的,观世音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度一切苦厄,就他能达到个程度,那么到这个程度我认为就不是属于科学的范畴了。他不属于科学范围,他达到深度的,长时间的深度的心和物,和世界的合一,而且找到了自己那个能知,和自己的能知统一起来的时候,就是找到自己自信的时候,他能度一切苦厄,他有无限能量,这都不属于我们的范围,不是科学的范围。这是应该是属于宗教和另外一个范围了。但是呢,如果你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你也可以产生对道和气的认识,对气的把握,以及对气的支配,这个时候就可以进入到一个很深的主客体合一的层次,

那么道医学是不是就更偏重于利用对气的感受了解以及对它的支配,通过对气的支配,来认识这个世界,形成了内观的一些形象,总之,是人的眼、耳、鼻、舌不能直接感觉到的,它能感觉到,然后它通过对气的支配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是它的偏重。但是我有一个疑问就是:道医学这本书更偏重于对气和心的认识,是更高级更深层的,是水平比较高的。而如果你偏重于眼耳鼻舌的“智”,白天的知,靠的就是眼耳鼻舌。所以说,偏重于眼耳鼻舌来认识万物的表征现象来找这个规律,这方面就是低级的,我对此有些疑问。我认为这二者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单纯靠心和炁是不够的,单纯靠眼耳鼻舌对病症的观察,来寻找人体的生命与天体万物的联系,单纯靠眼耳鼻舌也是不够的,但是他们都是各自独立的,都能独自去寻找一些规律,从主客合一的深度来说这是高层次的,但是他们获得的结论、知识体系,说这个是高的,那是是浅的,这个我觉得还可以讨论。

谈到根本的认识方法和态度的时候,这就涉及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医与西医的根本区别。在讨论这个的时候,里面反复讲到的一个概念,我是不太赞成的。他说什么是道,道是一种高能量的,特殊高能量的精微物质。如果你说道是一种精微物质的话,我感觉还勉强,而且你还要做很多解释,我这物质不是你那物质,你要讲明白了还可以接受,他是主客对立,认为这就是唯一的,你们那个用主客合一的去认识世界获得的东西都是否定的,这有错的。那么,他获得的他认为的那个物质和我们用主客合一的方式来获得的关于道和气的理解,应该说从本质上是不同的。所以若干年前我也用物质,我就放弃了。我承认道和气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而且他是从我们这种观念来对待世界的时候,它是世界的本源的存在。但是这种存在,和用主客合一的方式来获得的关于世界的存在,归结为本源的存在,是有本质的不同。不同在哪?从认识途径上不同,那个物质存在是可以而且一定要通过主客对立的这种方式和工具去获得,即使眼耳鼻舌不能直接获得,你也可以通过仪器来获得,最后还是要通过你的眼耳鼻舌去感知它,而且能够感知它的存在,就是西方的物质存在。无论是它的显存在还是隐存在,只是你最后用主客对立的方式去认识它,最后一定是通过个人中介手段,还是可以用眼耳鼻舌去感觉它。用主客合一的方式去认识的这个道的存在,是永远不能用你的眼耳鼻舌身,不能通过一些仪器中介的物质手段来感知的,因为它本来就没靠着它(这些手段)来获得的。(用)眼耳鼻舌这些感官来认识世界,尽管你是愿意和它合一,其实在认识他的时候仍然是把它作为一个对象来认识。而你的心灵和它合一的时候,那它只在某种意义上是你的对象,实际上已经与你完全融在一起了。那么融到一起呢这里面(讲起来)挺麻烦了,有的地方我也不能说的(太多),我自己也没有理解很清楚。它(道)是达到深层次统一的时候而获得的,所以这个气和道的存在不能叫精微物质。因为一旦叫精微物质的时候,精微就是说它是颗粒,是粒子存在,或者别的形式的存在,总之它是一个有形的存在,否则的话不能用中国话的"精微"来说明。而它还是物质,那一下子就是一个主客对立的存在,和我们是对立的,这个跟道和气是不同的,这样就划不清道医学、中医学、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和西方科学的差别,最大的差别的基本概念就在这里,我认为是应该强调的。

 转自团结出版社编审 《道医学》责任编辑 韩金英女士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3c0930100dn5r.html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38)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