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和谐自强的强大引擎——道德 ——《道医学》验证道德的强大能量性 知音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可以说,社会道德风尚是天下兴亡的晴雨表。所以,越是在艰难困苦的岁月,越是要累积道德的土壤,凭借道德天然的亲和魅力,使之成为社会和个人自强发展的强大引擎。 熊春锦先生的《道医学》构建起巨大的屋檐式结构——二十一世纪人体生命科学体系,她以传统道德根文化中无所不包的“道”的为屋顶,以无所不载的“德”为地基,以人类生命的全面道德化,以及完成生命质量的升华、精神家园的不朽为研究内容,所以其一面世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首肯。 老子在《德道经·成大》中说:“道讽呵!其可左右也。”意思说:自然大道的规律多么宏大广阔、庄严神圣!她的影响波及无所不到,谁也无法抗拒。这里一语道破大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则,必须引起人们发自内心的敬畏和效法。老子对“德”同样充满紧迫性的忠告,在《德道经·恒德》里,以“恒德不离”(心身修养谆厚的品德,不得背离),“恒德乃足”(以德修身不缀,道德必然富足不缺),“恒德不贰”(道德自然富足,高尚的品格主宰心身,在她的主导下,人生的言行举止、思想意识都得到规范和升华)来阐释“德”,进一步彰显了德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以德修身—以德润养—以德行世的道德实践路径。说明只有在心身主动、长期修“德”的基础上,生命才可以再造,精神才可以不朽,人们才有希望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 那么,是否蓄养我们生命的“德”高不可攀呢?锻造生命科学的“道”遥不可及呢?回答是否定的。老子说:“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洛,民莫之令而自均焉。”意思说:德的表象如未雕之木,浑然天成,在数值上如“1”之数,虽为最小,却能长养天地之间的万物,所以普天下还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使之称臣的。侯王若能明白这个道理,内修道德,守此根本,万物自然诚服于他的厚德,天下自然得到和谐的治理。天下的人民在德的亲和之下,自然太平相处,而不需要费时费力地、人为强制地施以号令。 在熊春锦先生的《道医学》中,深刻地指出:道医学和传统中医学以及中华传统文化,都是诞生于道德根文化时代,从修身守一方法中产生的应世之学。“道德”像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文化系统之中,她像阳光雨露,养育着一代代炎黄子孙。道德的光明,朗照神州,亘贯古今,渗透着炎黄子孙的心灵,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里。道德是中华之根,华夏之魂,我们民族的灵根深植在道德的土壤里,医学亦同。“道德”二字的内涵博大精深,并不是今天人们所浅知的抽象概念,她是涵盖宇宙万物的科学大真理。她既是物质性的,又是精神性的,是一元含四素的特殊物质,是真实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无形而又具有巨大能量的物质。近代人类社会只是注意到它的精神性而忽视了她强大的能量性,这是非常可悲的一种现象。但是,我们也可喜地看到了世界科学界在开始逐步认识道德的真理性和科学性。 既然,道德具备夺目的光芒和无穷能量,人类的生命就应当自觉复归于道德。《道医学》为此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理论上医不离德,身修醇德;实践上通过心灵调适与德合一、与道相应,人体的质元、物元、体元运用道医特殊有效的方法论与天地同频、与自然和谐,从而实现人类生命的“永生”,也就《黄帝内经》所说的“道生”。其实,生命科学的永生和道生并不神秘,一滴水只有汇近大海才可以永生,而人类只有回归道德才可以永恒:自己的生命得以最大限度的和谐自强,同时引导大众共登生命科学之塔,与自然万物同归道德怀抱。《道医学》为这个回归提供了强大的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