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健康·真谛 金丹破迷 连载二 二、道德是唯一的精神食粮 能量是生命活动的源动力。生命需要能量,当我们掌握了生命是一性一命共同组成的双重结构的复合体以后,还必须认识性和命这两大系统中各自的能量来源和摄入的途径。 《老子·德道经》中说:“神得一以灵。”这个“一”是指什么呢?就是指的德。道本身无形无象,不可名状,她运用德而化生长养万物,道生一而化德,德本炁而显道。德与炁就是这个“一”,这个“一”内含有两种成份,其一就是“德性能量”,其二就是她的物质形态“炁”。当生命中的性体系统,获得这个“一”以后,就能发挥出灵性、活力,自由地工作于无相和有相的双重环境中,使生命充满活力。道光德能是人类生命中性体系统的唯一精神食粮。 《黄帝内经》中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这段话所揭示的就是:天德之炁养神,地谷之气养形。这也就是说道的德能,以炁的物质方式,营养、滋养着人们的精神系统、灵魂系统,也就是性体系统。而地上的五谷杂粮等有形食物的气,所滋养的是我们的形体、肉身、也就是命体系统。德的能量在体内流动和食物所转化的气在体内相搏(注:薄,古通搏,相互激荡之意),这两种能量融为一体,共同支撑着生命的活动,使生命具有活力。 老子也曾经深刻地指出,对于普通人而言:“天食人以五炁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这也就是说天上的五种德性的、不可见、不可观的炁,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这五种道的德性能量,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和灵魂,支撑着体内众生(性体系统)的工作。我们体内的众生,就是依赖于这五种德性的能量,才能正常地在体内担负起生命活力的各项工作。离开这些五德能量“炁”的滋养,我们性命两大系统中的性体系统,也就无法正常地在体内工作,生命的健康和旺盛的活力也就难以维持。如果性体系统完全不能获得道光德能的营养,丧失在命体系统这一内环境中工作的可能性,不得不离开命体系统之时,也就必然是生命的终结。如果某单一性子系统内脏环境中的性体丧失获得德炁能量的时,那么它所主持工作的某一命体系统的脏器,也就必然会出现严重的器质性病变。“无之以为用”的“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之时,“有之以为利”的“有”也就必然不能够很好地被“利用”,从而就会损坏。 地以五谷滋养生命之形,大地种植所产生的五谷,以及各类可供口腔消化道进入人体的五味等有形的物质,只能营养人体的命体系统这一有形的躯壳。这一类五味之气,对于生命和健康同样是重要的,但并不是绝对的。五德之炁养神才是生命的主导,现代人舍本求末,颠倒为用,片面追求生命中命体系统的单一式健康,所以最终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独阳不生,孤阴不长”,太极阴阳是一个整体,不能缺失任何一方。生命的性体系统和命体系统,同样是一个整体,只有五德之炁和五味之气,同时充足地营养人体的性和命这两大系统,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健康心身。古代丹经中说:“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浑如醉。”也就是一种极为精妙的描述。只有此先天的德能之炁和后天的谷气双得,同时作用于我们生命的性体系统和命体系统,才是生命的最佳状态。 道所产生的五种德性能量,常人主要是经鼻孔通过呼吸系统引入体内。但是这种随呼吸的空气而同步引入的量,是极其微弱量的一种补充摄入,远远不能够满足生命活动中性体系统对先天炁的需求。因此,就必须不断地调用体内元炁的储备仓库,耗损体内的先天肾炁,使人逐步衰老,丧失健康。 修真生理学认为:人生在十六岁前是自我完善过程。这一段人生时期,身内德性能量的先天精炁是从父母处遗传继承性获得一部分。同时,由于内部的生理机制是逐步由先天向后天转换,身内先天生理机制逐步被后天方向的发展所抑制和取代,在后天未完善前,身内先天生理机制仍然可发挥先天生理机制功能,从而能够从天地中摄取元炁供给形体的需求,并且能将多余的能量转入储备,从而满足人体向后天转化的“常道”总趋势。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炁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炁平均,故真邪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阴阳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炁实,发长齿更。二八,肾炁盛,天癸至,精炁溢泄,阴阳合,故能有子。三八,肾炁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炁衰,发堕齿槁。六八,阳炁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炁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形步不正,而无子耳。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炁脉常通,而肾炁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炁皆竭矣。” 肾炁乃生命的先天之本,是每个人所具备的内德能量体,它本身在体内的分布变化和升降变化,都直接关系着性体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生命的活力。这个内德能量体的先天肾炁,就是决定我们生命长短的物质基础和仓库。在人进入十六岁(二八)以后,先天肾炁消耗的速度、被补充的可能性,就决定着健康的可能性和延年的可行性。如何长保“炁脉常通,而使肾炁有余,达到天寿过度”就是圣人之治的方法论、修真的方法论、养生的方法论、预防保健的方法论。这就是一门真正的生命科学技术。 道德传统文化的圣人之治方法论的修真学,对生命的这一现象的观察更为细致全面和深刻。这些理论都对生命中性体系统这个阴“牢抱而不脱”地进行分析,充分体现出“知白而守黑”,“抱阴而负阳”,“阴阳先后乘”的生命科学观。 传统修真理论在描述这一现象时说:人从父母处获得的先天原始祖炁的重量是二十四铢,为一两之数(铢是计量单位,24铢等于十六两制计量称中的一两)。一至三岁身体内的先天生理机制从天地中摄取生长元炁六十四铢,而生成一阳之象,构成八卦中复卦的卦象模式。这一阶段人体的前囟门和后囟门逐步从良好地接收天德之炁,到逐步闭合与天德之炁的直接联系断开,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变化过程。生长至五岁,经过身体内的先天生理机制从天地中摄取,就又增长元炁六十四铢(2.666两),而生成二阳,构成八卦的临卦之卦象模式。生长至八岁,经过身体内的先天生理机制从天地中摄取,就又增长元炁六十四铢,而生成三阳,构成八卦的泰卦之卦象模式。生长至十岁,经过身体内的先天生理机制从天地中摄取,就又增长元炁六十四铢,而生成四阳,构成八卦的大壮卦之卦象模式。生长至十三岁,经过身体内的先天生理机制从天地中摄取,又增长元炁六十四铢,而生成五阳,构成八卦中的决卦之卦象模式。 生长至十六岁,经过身体内的先天生理机制从天地中摄取,又增长元炁六十四铢,而生成六阳,构成为乾卦之卦象模式。人生长至十六岁,共获得天地三百六十铢正炁,也就是天德之光和地慈之气。其中均含有父母先天所赋予的二十四铢祖炁。共计为三百八十四铢,每两是二十四铢,刚好是一斤之数(古度量制十六两为一斤),发育至此,周天数足,精炁神俱足。性体系统的质元物质至此进入饱和状态,也称之为内德能量俱足状态。 人在此年龄阶段,人体内环境中的先天生理机制的功能尚未被后天生理机制所完全取代,下方元精未漏,精炁充实,如能得明师指示,修证性命则易于成功。少年儿童中多见或能培养出特异功能者,其原理也在于此。凡超出此年龄阶段的生理指标者,身内先天之炁即开始渗漏和被天地反摄,也就是精、炁、神的质元数量和质量都将出现低于先天生理乾健平均正常值,没有达到此平均正常值时,都必须修爻补漏,回归到这一阶段的生理指标,使仓廪充实,库储丰满才能真正修炼金丹,复返性命之先天。 八十老妇修真,也要由月讯枯竭而炼至月讯复生、复至,再又炼至月讯不来,此时才返回到十六岁左右未破漏之生理指标状态。仓库中的五德能量充实,在此基础上进而采取先天药物,修证金丹之道。 九十老叟修真,也要由精炁干枯而外采五德能量内补,内调元精复充,炼至精炁复生,夜夜阳举,举而有物。再炼至精足而不漏,才能问鼎金丹大道。要想复归于十六岁左右的乾健之身状态,达到此阶段的生理指标者,先应修炼到不漏,在不继续渗漏的基础上,妙用一个“摄”字。否则,虽有妙法摄天吸地之精英,也不够渗漏之速矣。 何为漏?后天意识一动即为漏。眼、耳、鼻、舌、身、意,此六根的不符合五德要求的“常道”私心、贪欲之动,皆为漏。而并非单指身内的元精外泄为漏。身、心、意三家统驭六业根,这三家不为常道后天智识所动,六尘不入,六根清静,则能真不漏。 摄,一般是指摄天取地,摄取宇宙空间中,高维时空中的非肉眼可见隐态先天质元类之物质。也就是道的天德之光和地慈之气。这些隐态先天高能量物质,青少年可依赖体内尚未休眠的先天生理机制而盗得,而养身心,中老年人亦可以用方法调动身内先天生理系统的功能,使其复苏,摄取身外先天德炁能量,复归于身心,补充原来顺行所漏、所损。 摄取有法,其法甚多,有优有劣。但是世间之法大多数都缺乏系统性,各家学说中的这些方法,常常都是一鳞半爪,难窥其系统性。可依据中级教材“慧修性命”一章中内功方法选取三原则,筛取适合己身之法而修之,则能事半功倍。真正实现:“辛苦二三年,快活千万世。” 人之生命,一至十六岁左右,欲与情一萌动,元炁即开始泄漏。如不识生死之道,不知禁忌,贪恋欲与情。十六岁至二十四岁,就会损耗丢失元炁六十四铢,乾卦最下面的爻破损一道阳爻而变成阴爻,构成卦之“姤”卦象模式。此时一阴生于下,先天淳朴散逸,后天情识智障日浓。如能觉悟,区区一道阴爻之修补并不困难,回复于乾健状态指日可待。 由二十五至三十二岁,又是八年。如果还是不识返还之道,养生之法,在常道中任其自然发展,必然又会再耗散元炁六十四铢,姤卦之二九爻变为阴爻,姤卦演变成遁卦之卦象模式。 如此每八年耗散六十四铢,破损一道阳爻变而为阴爻。至六十四岁,乾坤变坤卦,阴阳反复一周。从父母和天地中所获得的三百八十四铢(一斤)天德元炁,耗散尽净,复返于坤卦,纯阴用事,唯赖水谷之微阳以生,呼吸取天地之微炁以延命。 如能勤修五德苦炼性命,掌握接命法则,则亦能阴极而生阳,穷上而返下,一堵漏,二添油,双管齐下,“啬转宜极早,接命莫教迟”返老回春有望。 生命之生成、成长与终结、分离,隐态德能质元类物质是其最基本物质,离不开天德元炁,先天真一之炁这个先天道性物质,天德元炁是最基本的生命元素。显态质源类物质血液、淋巴液、神经递质、脑脊液等,虽能给形躯活力,但隐主宰着显,没有先天隐态质元类物质的生理作用,则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生命难以维系其进程。 先天真一之炁,顺变,常道之变就是虚化神,神化炁,炁化血,炁化精,血化形,形化婴,婴化而为童,童化而为少年,少年化而为壮年,壮年化而为老年,老年化而为死亡。身死灵亡,灵能减耗,再入它躯,再复生死,重重下降,尘生尘死,万生万死,苦海浮沉,轮回不绝,无终无始,不知何日觉悟。大道需凭觉后参,未觉悟,则参不透,永遭沉溺之苦。 纵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生命的健康和长寿,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和身中,生命就掌握在每个人的手中。古代的德道学说之所以发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豪言壮语,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性命两大系统的天人之秘,认识了五德之炁的能量就是生命的源动力,内德的品格与宇宙五德能量的真实相印之日,就是生命彻底解放之时。就看每个生命如何去科学地争取,系统性地把握和努力。其中根本性的秘诀,就在于如何长保“炁脉常通,德炁永注,内德不损,从而使肾炁有余,达到天寿绵绵。” 道德的心灵,是健康生命的基础。道化生德,用德性能量的方式滋养扶生万物,天光德能以炁的形态,充满宇宙和万物之内,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要想让天光德能顺畅地进入我们的生命之中,补充体内元炁的损耗。人们就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条就是求取者本身内在的德性修养水平,必须与天光德能之炁的频率相合,同炁相求,才能同炁相聚合。道德修养的五德状态与天炁的五德品质越接近,所获得的元炁也就越全面和越丰富。离开生命体内部道德品格的修养,则无法获得天赐的五德之炁的能量。因此,内修道德就是认识生命,再造生命,改变生命的根本之路。在心身中不能实践德道修养者,就不会具备接收、储存、吸收、转化五德之炁的功能。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电视节目的频道不相同,也就难以接收到特定的节目。“同于道者,道亦道之,同于德者,德亦德之,同于失者,德亦失之”。这就是自然法则。这些理论在《老子·德道经》的讲解里我都已经作了较详细的说明,可以参阅后建立正确的理念。要想获得真正的健康和长寿,就必须修养心身的五德品格,使心身这一内环境同于德和同于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吸收五德之炁,使心身真正成为五德之器,承载五德能量之炁。 生命再造工程,不离“修炼”两字,“修”和“炼”就是这项工程的基础和根本。这个“修”也就是修持心身中的德性品格,使我们的生命具备五德的品格,成为能够承载道德能量的容器,成为道器和德器。 第二条就是要做到“炁脉常通”。如何做到炁脉常通?这就是一个“炼”字。通过修炼系统的内功方法,圣人之治的系统方法,修真的具体操作方法,达到炁脉常通。其中实现炁脉常通的第一步,应当是开门启窗,将与命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性体系统,其中的物元系统中经络系统上的穴位打开。穴位,就是生命与外部空间交流的门窗。 对道德修养实践者而言,如果将命体上的穴位门窗都打开,经络通道疏通,也就能充分地增强五德之炁进入体内的途径,能够更多地吸收天德之炁,进入体内给体内的众生传输补充能量,使它们处于富营养状态。现代人由于离道失德日久年深,无法观察到道德能量的五炁,对性命中性体系统的重要生理作用,将道德的德性虚无化,不能认识德的能量和营养作用。片面追求可见的物质享受,认假作真,本末倒置,只知以物养命,不识以德养性。盲目追逐“有之以为利”,忽视甚至忘却了生命的真主人是性体系统,因而造成性与命和谐统一的阴阳失衡,导致疾病丛生,疑难杂症蜂起,社会犯罪率居高不下,整个世界灾难重重。 人们盲目地追求物质利益,私心欲望没有扼制地膨胀扩张,使体内的道德能量日趋下降,库贮入不敷出,私欲利己的个性张扬,阴我心神毫无道德制约。人们只知命不识性,人心的道德观,已经下滑到信德不存的最后底线。心灵道德的沙漠化,已经发展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这是人类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德性不立,不修五德,生命难以真正健康。这是一条生命的基本法则,人类最终会有一天认识到这个自然的真理。 《黄帝内经·灵枢》曰:“五脏者,合神炁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天德之炁进入体内,五种德性能量分而入脏,合神炁魂魄而贮藏。所以,只有五德俱全的德性充满心身,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齐全并且淳正不杂,以此五德能量滋养支撑肝、肺、心、脾、肾五大生命子系统内众生,使它都能营养丰富而“安居乐业”,才能真正健康。我们的生命才能具有旺盛的精力与活力。宇宙化生养育生命的根本物质是道德能量,道德能量是所有有形生命体中众生的精神食粮,是生命活动维系的根本物质,道德是生命再造工程学的灵魂,道光德能是生命健康的根本保证,它虽然肉眼暂时难以窥见,却是所有生命中灵魂的生命源泉,可以说道德丰隆者,五行德性健全者必然健康,五脏安宁心身愉悦康泰,命运和顺。 天饲人以五德之炁,有德则获德(得)这五种能量物质,这就是说只有心身中具备德性的品格,才能获得五种德性能量。五种德性的品格必需齐全不缺,质量合格,才能完整地、全面地获得这五种德能。德性品格上的参差不齐,使人的道德水平各异,这种差异性就决定着人们体内五德能量摄取的不同障碍,同时表现出健康强弱的不同性。 圣人之治的方法论,修真的系统方法,养生的技术,内功的修炼,首先要明白所使用的物质,要明白这个德,首先要识这个德和知这个德,全面了解德的成份和组成,如此才能自觉地修德、守德、行德。这个德,从字义而解:德,由众生(彳)、十、四、一、心等字共同组成。其意义是指:要一心为众生做到十种善行,恪守四项行为准则,这就是德的字意,而且这仅是德的品格性。德,除了品格性之外,还具有能量物质性。著名的《黄帝内经》中说:“天炁,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这也就是说,道依德显,而德又以炁的物质方式,呈能量性存在于宇宙时间和空间之中。德即是炁,炁即是德,炁就是清净光明的德性能量。 几千以来,人类最大的失误,莫过于不是真正地知道和高度重视以及实践一隐一显谓之道。在生命科学领域中,长期只在“知白”中单向性发展,未能真正体悟到《老子·德道经》中“知白守黑”的真理。人们长期以来,对生命的了解只是局限于对显性的,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后天有为物质的研究和应用,不识生命的本质是“非常道”,“非常名”。人们都是“真作假时真亦假,假作真时假为真”,自误而不知真的质元德炁,物元组织器官,体元性体,这些隐态的生命和物质才是生命的根本。而误将显态的假为真,抱着空气,肉体,显性器官组织,五谷五味的营养不放,只知养形保命,全然漠视养性修心,长时期地视真为假,以假为真地生活。全然不知是虚态的三元支撑着空壳子前行,离开了隐态三元这个根本,人身只不过是一具尸体而已。 所以研究和实践生命再造工程,必须依据《黄帝内经》和《老子·德道经》的“黄老学说”理论和众多人体生命科学前圣们的切身实践体会,以及他们的宝贵经验全面展开,才有出路,才能把握生命的根本改变和再造。修习任何方法、门类,都应当穷通宇宙道德真理,明理知法好修行,以德归道不迷程,世间虽然有千门万法,但是任何正法都具一个共同的目标,这就是指引众生修养淳德归道。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黄帝内经·素问》)修心修德才是生命再造的关键,身中五德齐备,心中五德汇聚之时,在明明德之中,理通法随,即会踏上正确的生命再造之路,充满光明,朗照自己的人生,同时也能布施此德能,帮助众生。心性修持大道生,德性为基问前程。德生功,功依德行。生命的双重结构特性以及性体系统所需能量的属性,决定着生命和健康以及命运,都须臾离不开五德能量的支撑和长养,得(德)则长生顺遂,失则疾病缠身此起彼落,命运乖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