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院

老子学院 德道根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用品 >

【德慧智】河图旋极球

时间:2016-08-05 20:41来源:未知 作者:海底金 点击:
河图旋极球 河图旋极球:将河图和旋极球立体的融合为一个慧性教育产品。适宜于太极养生初期的练习及婴幼儿的观想、玩耍。长期观、玩有利于培养、激发、稳定孩子的立体图文思维能力,从而保持他们的慧性状态。即是一个教具也是一个玩具,寓教于乐,是德慧智教育的辅助工

 河图旋极球

 

  河图旋极球:将河图和旋极球立体的融合为一个慧性教育产品。适宜于太极养生初期的练习及婴幼儿的观想、玩耍。长期观、玩有利于培养、激发、稳定孩子的立体图文思维能力,从而保持他们的慧性状态。即是一个教具也是一个玩具,寓教于乐,是德慧智教育的辅助工具。

          材料:pvc;  重量:100克,

颜色:红、黄、绿组合,直径:8寸。

 

 

河图的渊源:

 

  按照传统说法,河图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

  河图是一个极其典型的球形全息图、全景图,被学术界称之为——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

  河图是中国道德根文化的基因,是上古时代的圣哲修身内求而产生的图案。据传,是伏羲通过修之身而内求进入天人合一以后,诞生出这一图案,然后绘成可观性的图形进行保存,并且由此而产生易理哲学并画出八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八卦、周易、九宫等等皆源于此,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天文、中医、风水、兵法、五行、算术、预测等学科中。

  《尚书•周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传云:“河图,八卦:伏羲王天下,龙马出图,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直到周成王时代,记录下来的河图还在皇宫陈列者,经幽王之乱,西周的国宝被犬戎劫掠一空,河图从此不见踪影。《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一直到宋朝,一代宗师陈抟(字泥丸)由此修身内求法,获得并提供出了久已失传的河图、洛书、太极等完美的图案。至此,才将消失千年之久的河图重现于世。

 

 

河图的运用原理

  “河图的‘河’,指的是脊髓,包括脊髓液、脑脊液。河图就在我们的大脑当中,能够显出她的架构、她的形名、只有心阳丹元能够解读和观察它。智能识神独自则没有这个力量完成,它只能跟在丹元屁股后面,再传达给后天智识。河图的理论甚深,在教育当中,要求注意“内取诸于身”,而应用其图文原理就行。因为“外取诸于物”,那是遥远的天穹景象,古代是通过慧观而建立,现代还要通过天文望远镜才能发现。人体内本身存在着河图的全息对应,那就是我们的脊髓和大脑里面的成像,所以暂时不必舍近求远而去外求。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应当轻松地将慧性图文教育在我们自己和孩子身上,主动建成这种立体天道能量场模型,为天人合一形成的可能性而筑基。”——节选自《慧性图文思维教育》第240页,团结出版社,2009年

  当“心内阳中阴精与肾内阴中阳精自然结合以后,必然自动进入脊髓之内运转,逆行而上进入大脑,在脑中呈现图像,少数人可以在大脑出现内河图全景图像(类似旋极图)。当内河图稳定以后,比然会由光点产生光柱冲出头颅而与宇宙全息星象相连接,宇宙中的河图亦形成光柱下降而相连,从而在心身了了若无之中,产生更为细致的全息图形与图像。记录下来也就是河图的产生之源。”——节选自《道德复兴论修身》第10页,团结出版社,2008年

  河图只有在人的体内进行道德实践,实现和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时候才能出现河图。这个河图其实就在每个人的大脑之中,大脑中央有个泥丸宫,而左右大脑半球就相当 于阴极弦和阳极弦,就像太极一样,它构成的是一个比太极图更高级 的旋极图。旋极图产生以后能够 产生光点,大脑河图的光点冲出百会穴而自然联接,从而观察到整个宇宙的天体星图,这才能叫做“天人合一”。---节选自《道德教育贵修身》第125页,团结出版社,2008年

 

 

河图旋极球的应用:

 

  德慧智教育中河图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导孩子通过自己的心阳丹元,在自己的大脑中调用河图,这是关键;二方面,是利用实相的河图器具,如河图旋极球,旋极坐垫等,进行同步性地培养。

  河图旋极球是立体思维的培养器,也是左右大脑同步调用的激活器,利用这种器具能够培养孩子们立体图像思维能力的作用,从而实现慧性图文教育的功效。

(责任编辑:海底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