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靚”修義的文理猜想
老子《德道經·第八章》標題爲“請靚”,熊春錦先生的注釋說:
請靚:修真學法訣組詞,通行本作“清靜”,乙本缺。楚簡本作“清清”。
請:《說文解字》:“請,謁也”,即謁見。含禮德之義。《重訂直音篇》:“請,問也。又清靜,三音。”
靚:修真學象意選用字,含“青”形而可“見”之義。與“靜”通假,靜,安靜,寧靜。通行本作“靜”,丟失修真內證“青”形的變化。靚,《說文解字》:“召也,從見。”進入道德境界之義。
句義:完成性命的相應變化,恭敬地進入清靜的境界,即是德道之境,倘使人們皆誠信持守請靜之道,則天下自然歸於德治也。
由先生的釋義而知,“請靚”一詞是具有“隱喻藏訣”性能的修真學法訣組詞。本文試以先生新近所講道德根文化基因“三大系統”(性慧系統;文理系統;字形系統。)理法,對“請靚”一詞的文理及性慧涵義的理解,彙報一點膚淺體會。
從字形系統看,“請靚”屬於形聲字,兩個字都以“青”爲聲旁。故破解“青”字的文理內涵就成爲詞義的關鍵點。
以上6個“青“字,前5個爲小篆(第一個)和金文,最後一個爲甲骨文。值得注意的是下部的“月”旁,不是月亮的“月”,而是古文“丹”字,非常形象的表明是指人體的下丹田;第三、四、兩個,字已近於煉丹爐的圖畫,上面有生生不息的火焰(第一、四五六字上部的主旁,在古文中皆為“生”。),下面連通地炁。
那么,“青”字上部到底是“主”還是“生呢?還是應該以象形古文爲準:
“主”字是象形字“王”字上面加一點,成為象形指事字。
甲骨文“王”: ,意為人頂天立地,貫通天地,與天地合一可以爲王。
《說文解字》對“王”字的解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凡王之屬皆從王。”
由於甲骨文“王“字”的形象直觀,故《說文》的解釋還是基本保持了原來的文理涵義。
先生在《德道經·第六十九章·昆成》中对“王”的解釋如下:
王在外環境爲世間社會的主宰,如統治者;在內環境中則為腦腑。
王者主宰身國及世間萬物,故其居一大。修真學人體內一樣具有四大,人的大腦就是身國之王。
人和人中之王,都應當效法地、天、道无私无欲的德性品格,使性命中充滿淳真的德“一”能量,自燃明亮,照亮自己同時照亮別人,回歸德道。
明白了“王”的文義,就可以進入對“主”的理解。這里的難點就是“王”字上的“丶”究竟在指示什麽?
根據老子《德道經·第七十六章·知止》的論述:“道恆无名。樸唯小,而天下莫敢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俞甘洛,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由此而知,侯王若能守於“道”,治理外環境就會使萬物自然和諧相處;治理身國則可以使天德地炁氤氳調和,實現“上善治水”進入“天地相合,以俞甘洛(意為甘露)”,即“水火既濟”之境。而“王”上的“丶”就表示一滴心液正在通過“三田貫一”、“中炁爲和”的下降之狀。唯有修證到如此境界,才能算得上徹底滌盡“陰我”,使“德性真我”統馭身心而成爲身國之“主”,從而返歸“德一道0”。
“青”字的文理修義清楚了,就不難對“請靚”和“清靜”這兩個修真學組詞作出合理的解釋。
請靚:通過語言誦讀和呼喚的方法(請),恭敬地進入慧觀內身國治理的德道之境(靚),以完成性命的相應變化。重點在於“恭敬進入慧觀”,即從修復“禮德”入手而“爲天下正”,是和《德道經》雙一章中的理法論述完全一致的。
清靜:此“清”字加上“水”旁,意在强調“濁而静之徐清(《德道經·第五十九章·不盈》)之意,与《清靜經》中“清爲濁之源”;“欲既不生,是謂真靜”;“得悟道者,常清靜矣”等有關論述的涵義是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靜”,甲骨文爲: ;小篆爲: 。
小篆“靜”字中的“爭”,《說文》歷來的解釋都是“二手也,而曳之爭之道也。”
甲骨文爲: ,確實是兩只手在爭執一個東西。按這樣理解是很難解釋爲“安靜、寧靜”之意的。正如老師所言,小篆“靜”字已經“丟失修真內證“青”形的變化”,幾乎完全失去了修真學的文理意義,已退化爲單純的形聲字符號了。
但是我們看甲骨文“靜”字“爭”旁的兩只手并不是在爭執,而是一上一下放在下丹田下面的“抱元守一”的手印,正是對靜坐修煉狀態的形象描繪,真是太絕妙了!
通过对“請靚”一詞的文理探討,學生由此而深感先生關於道德文化基因學習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寶貴無比,實在是教給了我們一把打開老子道德文化眾眇之門的萬能密鑰,一定要倍加珍惜,努力學習踐行,內強德性,外和萬物,爲建設和諧社會服務。
以上見解,由於只是個人體悟,不敢妄言,故只敢說是猜想而已。謬誤之處,恭請學長們批評指正。
(編輯:德永)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