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院

老子学院 德道根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 主页 > 修身趣谈 >

道德是心身健康的良药

时间:2011-05-29 10:43来源:第五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 作者: 刘丽辉 点击:
道德是心身健康的良药 刘丽辉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政府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人们的物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但恰恰心灵精神却感到空虚贫乏,而心烦意躁难以安宁,如何才能达到心身的真正健康?结合古人之教训通过自身实践,感到修养道德才

道德是心身健康的良药

 

  刘丽辉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政府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人们的物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但恰恰心灵精神却感到空虚贫乏,而心烦意躁难以安宁,如何才能达到心身的真正健康?结合古人之教训通过自身实践,感到修养道德才是一剂宁静致远的上佳良药。

 

 

提纲:

一、心灵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二、道德精神营养是心身健康的良药。

三、学习实践传统道德根文化,是实现心身健康的根本途径。

四、自身实践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人们的物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但恰恰心灵精神却感到空虚贫乏,而心烦意躁难以安宁,如何才能达到心身的真正健康?结合古人之教训通过自身实践,感到修养道德才是一剂宁静致远的上佳良药。

 

一、心灵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应该想一想,为什么现在的人生活条件好了,吃得好了,穿的好了,疾病却越来越多了,烦恼也越来越多了呢?人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渴望内心的宁静,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什么是真正的健康呢?真正的健康是心灵和肉体的健康,也就是精神和肉体的健康,两者缺一不可,而且心灵的健康是根本,是身体健康的前提和保证,心灵健康决定着身体的健康。

爱,是幸福、快乐的源泉,一个人只有具备丰厚的道德,心中充满爱,内心宁静,心静则烦恼自消,才能健康快乐。老子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德性淳厚,就会像小孩一样,心灵纯净,天真无邪。                             

 

二、道德精神营养是心身健康的良药。

人的生命是由精神和肉体共同组成的,肉体需要营养,精神同样需要营养。那么精神的营养是什么?精神的营养就是道德,道德对人而言,如鱼之在水,离水则鱼死,离德则人亡。道德在人体主要包括仁德、义德、礼德、信德、智德这五种德性品格和能量,分别对应于人体的肝、肺、心、脾、肾五脏。肝里面藏的是“仁德”,肺里面藏的是“义德”,心里面藏的是“礼德”,脾里面藏的是“信德”,肾里面藏的是“智德”,这五种德性的能量滋养精神系统,滋养我们的五脏。五脏德性能量充溢,品格醇厚,则体内阴阳平衡,心身自然健康。这在《黄帝内经》中早有论述。

《黄帝内经》中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搏而生者也”,说明生命能量的需求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天赐予我们的能量,称之为“德”,第二个,是地给予我们的能量,称之为“气”。只有这两种能量进入我们体内,其中的天德养我们的精神系统,而地气养我们的肉体系统,天德养精神,地气养命形。这样才使我们的生命有活力,这两种能量在我们体内的交互、转化、融合、敷衍开来,推动我们有形的生命活动,使我们的生命富有勃勃生机。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获得身心的健康,就应当主动地获得天德和地气,缺一不可。如果缺少其中某一部分,都会给我们的生命系统带来健康的问题,疾病就可能随之产生。

我们吃的五谷杂粮,地上长出来的五谷,含有少量地气,只能营养我们的肉体。我们的肉身通过一日三餐进食五谷杂粮,得到了足够的营养,但是我们的精神系统,由于长期的忽视,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营养不良。

现代人由于离道失德日久年深,不能认识道德的能量和营养作用,片面追求可见的物质享受,设法满足肉体的营养,认假作真,本末倒置,只知以物养命,而不知以德养精神,道德品格和能量的严重缺失,私心欲望没有扼制地膨胀扩张,是造成身体的阴阳失衡,疾病丛生,疑难杂症蜂起的根本原因。

一个人道德品格和能量的强弱、旺衰、须臾不可分离地同时决定着人类心身两大系统的健康。如果五德品格,五德能量缺乏,都能够使我们的身体里面产生很多的疾病。

仁德,是养肝的。仁德缺乏的人,性格上肯定自傲抗上,不服人管,常自己生气。表现在健康上,就会伤肝,造成气滞血瘀,头晕眼花,胸闷腹胀。肝在五行属木,仁德为肝脏之本,肝主筋(血管、韧带)。仁德缺乏的人,晚年最容易四肢麻木,中风瘫痪。仁德丰厚的人,他表现出了一种慈爱、善良、宽容,宽容忍辱,博爱万物。

义德,是养肺的。义德缺乏的时候,妒忌心特别地强,比较虚伪,好逞强辩论。对人比较刻薄、猜忌。这种人,在健康方面,会因气恼别人而伤肺,经常出现口舌溃疡、气喘咳嗽、咽喉肿痛,肺痨咯血等呼吸系统疾病。肺在五行属金,义德为肺脏健康之本,也是上焦调节的一个能量体。肺主皮毛(皮肤、毛发),义德缺乏的人容易患上很多顽固性皮肤疾病和毛发的疾患。相反,义德丰厚的人,乐于助人,侠肝义胆,助弱扶危,济安拔险。

礼德是养心的。礼德丰厚的人,做事行为光明磊落,因为他的心里能够放出光来。明白道理,不胡搅蛮缠,而且秉规持范,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礼德一旦缺乏了,就表现出性情急躁,虚荣爱美,无理争胜,容易记恨和憎恨别人。在健康状况上,由于恨人就伤损心气,导致五心烦热,健忘失眠,神志紊乱,甚至还容易患上一些精神颠狂类的疾病。

智德养肾。智德丰厚的人,是不会被声色所迷的,而且能够虚怀若谷,处下不争,谦虚柔和,欲淡不贪,处事通达顺变。如果智德缺乏,性格上就会多愁善感,迟钝愚鲁,自寻烦恼,忧虑自生,损己心身。在健康方面,就会过早地产生耳聋耳鸣,腰腿疼痛,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生殖障碍,泌尿系统病变等症状的疾病。肾脏五行属水,智德为肾脏健康之本,肾主骨(骨骼、关节),智德缺乏的人容易患上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类疾病。

信德,是忠信诚实,养脾胃。稳重厚道,宽宏敦实,真诚待人,信念坚定。信德缺乏的人,就表现得猜忌多疑,疑神疑鬼,而且处事待人蛮横蠢笨,埋怨他人,无事生非。在健康方面,必定会脾胃损伤,导致胃病。脾五行属土,信德为脾胃健康之本。脾主肌(随意肌、平滑肌),信德缺乏的人容易气短虚弱,腹痛吐泻,四肢乏力。

信德是其他四德的基础,因为它具有承载的功能。

所以,培养高尚的道德品格,提升道德品质,就会真正实现心身健康。

 

三、学习实践传统道德根文化,是实现心身健康的根本途径。

学习传统道德根文化,实践黄老“修之身,其德乃真”的绝学,是实现心身健康的根本途径。老子讲:“道生之,而德蓄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遵道而贵德”。《大学》中讲:“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告诉我们万物都是道生德养,人类只有尊道贵德,顺应自然规律,以修身修德为本,注重道德品格的修养和道德能量的提升,减少私心贪欲、妄想、执著,达到心身清静,才是真正的健康养生之道。

黄老思想正是引领人们重新回到道德根文化的源头活水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真正实现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健康。学习走进传统道德根文化,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对《周易》、《老子》、《黄帝内经》、《大学》等伏羲黄老经典的坚持诵读,通过诵读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引导我们主动地获得天德和地气,来及时地补充到我们的体内,从而提升道德品质,培育道德的心灵,清静心身,净化心灵,消除烦恼,疗疾祛病,健康心身。正如老子所言:“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当我们诵读的时候放松了身心,将身心调整到一种松、静、自然、自然而然的状态的时候,就能达到和天地自然同频共振的状态,身心内环境与自然外环境同频共振,内天地和外天地同频共振,天地之间,一降一升,天德下降,地气生升,天德地气源源不断地灌注于体内,体内道德能量得到充分的补充。“天地相合,以俞甘洛,民莫之令而自均焉。”若能保持这种状态,则体内道德充溢,如同天降甘露滋润万物一样,不需要人为的分配,五德能量仁、义、礼、智、信自然调配均匀,分别滋养我们的五脏肝、肺、心、肾、脾,当五脏德性能量充溢的时候,则五脏阴阳平衡,德性醇厚,少私寡欲,自然心平气和,仁爱感恩,博爱万物,则心灵健康,疾病自愈。《黄帝内经》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体内正气充溢的时候,邪气病气自然消失。

 

四、自身实践体会

通过我自身的一些切身感受,深深地体会到道德能量和道德品格对心灵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去年夏天母亲生病做了手术,那段时间,我心里烦到了极点,心灵有些麻木了,再加上自己的事,感觉要崩溃了一样,一点也静不下来,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诵读经典,体内的能量消耗是非常严重的,身上的能量哗哗哗地就没了,最明显的是光滑的肌肤一下子变得干枯了,饭也不想吃,没食欲,而且头发也掉得很厉害。当时我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掉头发,后来我才明白,是因为在前年冬天的时候,思虑过度和忧伤过度造成的。我们都知道“思伤脾,忧伤肺。”老子曾讲:“祸莫大于无适,无适近亡吾宝矣。”老子告诫人们,凡事都要执两用中,要把握住“度”,不能过了度,过了度就会有灾难来临了。“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过度的忧伤和思虑导致精神外散,所消耗的是我们人体的宝贝——精气神,消耗的是脾胃里的信德能量和肺脏里面的义德能量。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肾水—()木—心火—脾土—肺金,一环扣一环,肾脏也受伤了,“发为肾之华”,所以掉头发了,况且是在冬天,冬天应注重养藏之道,违反了自然规律,到了春夏生长的时候就不生长了。那段时间我的精神下滑到了最低限,好在通过这几年的修身实践,有一定的基础,下定决心,坚持诵读了一个多月,心情开始慢慢地平静了下来,很快又恢复了健康。

通过我自身这几年对道德根文化的学习,对《老子》《周易》、《黄帝内经》、《大学》、《弟子规》的学习和坚持诵读,“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通过对善知识的学习,不断地反省和校正自己的言行向善,向正,向德转化,不断地损掉、减少自己的私心、贪欲、妄想、执著,实现少私寡欲,培养自己的仁爱心、感恩心和孝悌心等。我的心身有了很大的变化,体会到了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心身清静,烦恼自消,身轻体健,好像卸下了大大的包袱一样,感觉周围的一切人和事都是和谐美好的。心如止水,一念不动。内心的宁静、轻松,愉悦无以言表,妙不可言。老子说:“万物旁作,各复归于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就像小孩子玩耍时,用洗衣粉水吹起的泡泡来形容静,圆圆的,无色,透明,有弹性。

通过这几年“修之身”的实践,一向多愁善感,消极悲观的我变得自信,乐观了,更加懂得珍爱生命,家庭和睦了许多,身体也比以前健康多了。以前我总是很爱生气,夫妻之间鸡毛蒜皮的事,动不动就生气,不想吃饭没食欲,脸色又黑又黄。现在很多事情都能想得开放得下,心身不被金钱所累,能包容、容忍了,不像以前那么爱生气了。吃饭有了香味,嘴唇也比以前红润了,多年的便秘不药而愈,肌肤也光滑柔软了很多,同事和朋友说我的气色比以前好多了。喜欢唱歌的我,发现声音比以前宏亮了,以前我的声音一直很小,放不出来,而且有点沙哑,好多高一点或低一点唱不上的歌,现在可以唱上了。

 总之,通过学习传统道德根文化,诵读伏羲黄老经典,使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身体更加健康,生活工作更加和谐,真正感到健康不只是身体的健康,还需要心灵的健康,而心身的真正健康来源于道德能量的滋养,故道德是心身健康的良药。

 

 

 

参考书目:《老子》、《黄帝内经》、《大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38)
97.4%
踩一下
(1)
2.6%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