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晓月说天地 ——论熊春锦先生《小寒的修身与治事》的乾坤相索 白木 南北朝诗人谢惠连曾作《咏冬诗》:“七宿乘运曜,三星与时灭。履霜冰弥坚,积寒风愈切。”小寒时节看天象,北方七宿似蛇龟呈现在夜空,乘着终之气太阳寒水的能量而闪烁。傍晚东边刚出的参宿三星凌晨又移到西边将落,心宿三星也同样周天运转而明灭。古代文士普遍知晓天象学,今人读来已经颇费思量了。 微雨后,小寒初。熊春锦先生全年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最后一讲《小寒的修身与治事》如约而至,乘运而曜。
为乘阳气行春令,切戒闲游玩物华。道德修身者关注小寒,当内外皆重。“外气候是自然界的变化,而内炁候则是我们自身这个小天地内部的炁候、能量、体质等等的变化。我们应该去研究一下,从冬至到小寒到大寒这个区间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特征、特点,然后对应到我们自己体内来,研究心阳的炁候变化。”熊先生借物相说质相,借农事说修身,犹如古代劝农使,勉励身内农桑,示范三田力耕。 “《说文解字》说:‘寒,是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茻荐覆之,下有仌。’这个‘宀’,象形什么呢?在宇宙中象喻天穹,天德能量滋养生命与万物的转化;在身内则是象喻膈肌以下的内天地中,精炁神开始新一轮的活力萌发。……‘寒’之文的本义是指促成万物新一轮生成的能量开始释放了,一岁一枯荣的这个‘荣’,就在这种状态下开始重新出现。‘寒’之文是对一阳来复的复卦,进行象形表意的图形浓缩的表述,并不是单纯的意识哲学思维对冷相的表述。”人在‘宀’下,天德能量自上而下沐浴滋养;“仌”在地上,内天地精与炁自下而上活力萌发。“智识哲学的解析虽然注意到了与能量阳炁重新生成相关,但是却局限在治事的物相领域中。对于小寒是指天地之间和身体之内一阳初动的阳炁,从小至大,由弱至强,并未进行准确的定义。”寒暑往来,变化纠缠,在慧性视野下,小寒的字义准确地表达了天人合一内求法的修身文化特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 始巢,三候雉始鸲”。一候大雁避热而回开始向北迁徙,“时空度数信对应于易象则是临卦初九爻,‘初九,咸临,贞吉。’‘咸临,贞吉’,就是‘志行正也’。冬至后,天元的阳炁能量开始重新发动、启动,那么,归属在我们心所对应的羽虫类的雁、鹊、雉,就如同心中的物元凤凰得到天元阳炁之先,它们都一起感阳炁而动。”二候喜鹊感阳筑巢准备孵养后代。“对应易象的临卦的九二爻,‘九二,咸临,吉,无不利。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三候野鸡感阳有声四处雌雄同鸣。“这个现象对应于易象临卦的六三爻,‘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把节气三候与《易经》的象密切联系与对应,令人眼前一亮。临卦六爻五天为一候,一爻代表一候。此时天阳之炁重新萌发,二阳唤春,心中凤凰振翅,百鸟齐飞翔。 只在此“身”中,云深不知处。道德修身文化以“修之身,其德乃真”为检验标准,立身、修身的下手处最为关键。熊先生再次阐述了“黄老修身求真文化系统观”:一是“为学者日益提升”,二是“执一明三通道理”,三是“执一定二方法随”,四是“居贱处下勤检细”。“弘志,炼己,立信,去愚,开智,正善治性命”这是入门的基础;“对于天地的阴阳这两种能量是如何转换的,要做到心知肚明,而切实地去顺应和同步应用;对于太阳和月亮之间的关系,日月能量是如何作用于我们地球的,我们也要把握和了解”,这些是升堂入室的必修课。“修身之德,就在于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出有入无,以无为为常这样一个特点。”在此系统观下纲举目张。 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什么叫天?什么叫地?天地中的阴阳是怎么一回事儿?熊先生再度把手谈天说地:“银河虚悬天中”,无有边际;在“‘玄之有玄’的宇宙能量场”里,地球其若芥子。“要评价一下自己的地,身中的地,是有生命价值意义的地,还是荒凉之地。”“宇宙的天,能够那么广袤且容纳万物,我们的心是否能够容万物呢?是真容万物,还是假容万物啊?”如果真正明白了天地的道理,天人合一地对应到身国之内,“天长地久”的长生久视之道也就自然在其中了。于是熊先生继续象天法地:“人类修身治事的根本法则,就是老子所揭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地法天,首先必须要知道何为地、何为天,天地的物相与质象,就是天机所在。天地的奥秘,就在于它们无为地恭顺着大道,运用‘德一’的能量,无私无欲地上下往来,运行不息,因而就长久坚固,岁月绵长。”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屈原的《天问》是极具特色的文学杰作,对宇宙起源、天体运行、时空物质及人类起源等做了一百七十二个“问”。一千多年后,唐代的柳宗元写了《天对》一一应答。他“漭弥非垠”、“东西南北其极无方”的宇宙无限性思想来自道家,认为宇宙没有中心。而哥白尼、牛顿、康德都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仅此就必他们高出一筹。熊先生的“天地论”基于“黄老修身求真文化系统观”高屋建瓴:“天,她是居于乾道,以‘德一’为体,而轻清在上,故而呈现出虚态。所以,我们无法穷尽天穹。”“地,所居的是坤道,是以二为体,因而具有阴阳、短长、明晦这三种二数的重要特征。而且因为其具有物相质象相结合的属性,也就重浊而居于天内的下位。……天德能量进入一切物相之内以后,形名变化成为炁,故而在天地之间存在着天德下降、地炁上升的运动。而地球本身的能量则是阳升阴降,交换于天地之间,从而与天的能量进行相互地交合。”“天道用‘德一’而以乾为体,以阳为用,并且积蓄德的能量在上;地道用炁而以坤为体,以阴为用,积水在下。”“天的能量是以乾卦的形态而向地坤交换,称之为‘乾索于坤’;地的能量以坤卦的形态而主动向天乾交换,即‘坤索于乾’……”。熊先生的“天对”并无意为柳宗元续对,却以清澈的目光上下求索,把奇异瑰丽的质疑到上升到慧识悊学的科学验证,从开天辟地的浑沌世界泼洒为烂烂缦云的河外星系……行无拘驾无羁,心在星际间。 我所思兮霞云天,中有百亿之星团。熊先生的演绎再入佳境:天地德一,往来不息;乾坤相索,三生万物;五运六气,日月躔度;天地阴阳升降,一年一交合;日月精华往来,一月一交合;人身气液变换,昼夜一交合。“修身求真实践,就是要在知天识地、明日晓月的前提下,在自己的身中用年,年中用月,月中用日,日中用时。必需要掌握住我们生命身体之内五臟能量之炁的变化,在动态变化当中求真,在月度周期律当中把握盛衰变化,在日度周期律上要掌握进退,而在时辰上则掌握调控能量的交会。在身国内运行五度而炁传六候,使金木水火土分列而无差错,仁义礼智信能量有序而充沛,令东西南北中能量的生成具有度数信……” 小寒料峭,已有一番春意换年芳。百岁光阴浑如一梦。谈天说地莫作等闲。君知否,道德修身春机难遇,“顺四时之度”更待何年? (注:本文只是对熊春锦先生传统节气文化系列的部分摘录性评论,读者若想阅读先生讲课全文,敬请注册登陆“道德根文化园地”http://www.dedao.org/xueyuan/login/index.php,按要求进一步深入了解道德修身文化的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