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院

老子学院 德道根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 主页 > 传统文化节日 >

中医智慧与冬至养生,史上最全舌尖上的节气

时间:2018-12-26 22:58来源:未知 作者:海底金 点击:
中医智慧与冬至养生,史上最全舌尖上的节气 每年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270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冬至是一年当中白昼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的一天。 在冬至后的十五天内,天气一般也是最寒冷的,即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 自古有冬至一阳生之说,意思就

中医智慧与冬至养生,史上最全舌尖上的节气

 

每年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270°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冬至是一年当中白昼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的一天。

在冬至后的十五天内,天气一般也是最寒冷的,即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

自古有“冬至一阳生”之说,意思就是冬至过后,阳气将慢慢地回升。冬至养生,不仅要讲究冬“藏”、注重养阴,更应该讲求阴阳的平衡。

民间的医学中有夏补三伏、冬补三九的说法,因为冬至是数九的开始,从这天开始马上进补,与生命内在的频谱规律以及地球围绕太阳周而复始运动到达新起点的度数,极其吻合。

地道的中医必定会“谋之于未动之先”,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甚至要把新的一年里可能会流行的瘟疫以及各种大的病变,都罗列出来;并且,要根据天时、地利以及人的状态,拟定出相应的方法,以供一年中的患者使用。

冬至养生,我们在意识上要把握好以下三条原则:

意识宜清静:心猿意马,意马不可野散脱缰,以应冬令敛藏的法则,保持清静。

意识应正善:意识宜修养清静,同步于天一生水,把握上善治水中的量子纠缠效应。

意识应制欲:加强对六欲的发现、控制、清理,清阴土才能用阳土制阴水。

 
 
口识养生
1
 
冬至宜食

冬至要注意饮食的“三多三少”,即多吃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而且地炁丰富的根块类食物,少吃糖类、脂肪、盐分含量高的食物。

冬至时节的饮食还宜多样化,谷、果、蔬菜要合理搭配,适当地选用高钙食品。

宜食一些清淡的食物,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的食物,还不可过食太过辛辣刺激的食品。

冬天阳炁(气)收藏,脾喜温恶冷,因此最好吃一些温热食品来保护脾肾,吃饭也最好是少量多餐。

在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其他很多蔬菜也要多加摄入,比如土豆、菌类、韭菜、南瓜、芹菜、菠菜、山药等。

除此之外,还要适量多吃水果,冬天寒冷干燥,使人觉得鼻、咽部干燥和皮肤缺水、容易上火,因此每天吃点水果不仅能滋阴养肺、润喉去燥,还能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

猕猴桃、甘蔗、柚子、大枣、桔子、龙眼、苹果、桂圆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2
 
养生药膳

从立冬开始至冬至前后,是对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称为“补冬”。正确的“补冬”,能够使身体强壮而且又保持身材窈窕匀称,不产生肥胖。

常用“补冬”药膳处方:

(1)八珍类:当归、地黄、枸杞、芍药、白术、茯苓、大枣、甘草;

(2)四神类(又称“四臣”):莲子、芡实、山药、茯苓;

(3)四物类:当归、川芎、芍药、地黄;

(4)单方类:人参、当归、田七、杜仲等。

这里对药膳处方只是介绍了一个纲,大家在运用的时候先要做到“自知者明”,再根据介绍来选用。比如:八珍类选1~2味,四神类选1~2味,互相配比,每天换着食用。佐方、轻重方面,就要根据虚实,来配比重量和份量。有的人喜欢乱吃人参,结果可能会非常糟糕。要正确地进行配伍,而不能照单全收地一锅煮而食之。

如若使用,需要了解人的体质基本分类,“用药炁之有余,而益身体之不足”,以此作为选材的原则进行配伍。因此,既要了解身体的虚实、凉热,也要掌握每一味药的药性。

3
 
冬至吃坚果

中国的民俗文化中有个习惯,冬天大家都嗑瓜子,而且嗑得非常带劲儿。

在西方根本见不到哪一个外国人嗑瓜子,他们连嗑都不会。中国的文化的确是悠久深远,每到冬天,尤其过年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嗑嗑瓜子,聊聊天,吃吃蚕豆花生之类,嚼得也欢,聊得也欢。

坚果性味偏温热,在其他季节吃容易上火,而冬天天气较冷,人们吃后一般不存在这个问题。

坚果大多有补肾健脑、强心健体的作用,而冬季对应的是肾臟,所以冬季进补多吃坚果很有好处。冬季吃坚果还有御寒的作用,可增强体质。

当然吃坚果也要适量,且因人而异。坚果中富含全息浓缩的植物生命能量,冬至以后食用,因为天地一阳之炁开始生发,坚果中的全息活力将因为量子缠绕效应而释放活力,有益健康。

核桃:核桃仁是中成药的重要辅料,有补肾固精、润肺止咳、化痰定喘、顺气补血等功能,对肾虚、尿频、咳嗽等症有很好的疗效。

人疲劳时嚼些核桃仁,能缓解疲劳和压力。

栗子:栗子味甘、性温,有补肾壮阳、健脾和胃、活血止血的功能,适用于肾虚、腰膝酸软无力、筋骨疼痛、尿血、便血等症。

栗子对人体的滋补功能,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中药材相媲美。

榛子:榛子主要有调中、开胃、滋养气血、明目的作用,主治食欲不好、乏力、形体消瘦、病后体虚、视物不明等病症。

此外,榛子中钾、铁含量亦名列前茅,对于增强体质、抵抗疲劳、延缓衰老都有益。

杏仁:杏仁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有止咳化痰、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年老体弱的慢性便秘者来说,吃杏仁效果最佳。

杏仁有苦甜之分,甜杏仁可做茶点果品,苦杏仁有毒,不能生吃,入药多为煎剂。

花生:常吃花生有养血补血、补脾润肺、滋润肌肤的效果。

 
 
身识养生
1
 
防寒保暖

冬至到小寒、大寒的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在此期间应注意身识养生的“冬藏”。

在冬至养生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此时阴寒之气隆盛,外出要及时添衣,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穿衣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添衣物,在冬装的选择上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穿脱方便,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如果外出,应特别注意头部、耳朵、颈区以及足部的保暖,以防发生冻疮以及寒气内侵。天气寒冷时,最好还要戴上暖帽、口罩、手套,避免寒气的侵入。

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2
 
动中求静

冬季运动,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袭,其次运动量不宜过大,禁忌运动中出大汗。

运动要以不疲劳和不出汗为度,要以动中求静、静中内动为主体,把握有利于安身静体、气定神闲的境界。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3
 
勤晒被

冬至时节要勤晒被褥,一方面可避免潮湿;另一方面,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强烈的杀菌消毒作用,可杀死各种细菌和微生物;经日光曝晒后的被褥也会更加蓬松、柔软、保暖。

其中吸附的阳炁(气),也极其有利于驱散室内的阴寒,使人的阳炁(气)获得补充。

4
 
防面瘫

冬至过后,进入“数九”时节,面瘫患者明显增多。

天气变冷后,寒风如果长时间直接吹拂面部的耳门区域,将会造成面部经络气血组织的不通,面神经因缺血而麻痹。受面神经支配的面部表情肌,就会因营养不足而出现功能障碍,导致面瘫。

为了防止面瘫,第一,要注意保暖,出门尽量戴口罩和耳罩;第二,开车或坐车时,最好不要摇下车窗;第三,在疲劳之时或洗浴后,不能再受风吹寒逼。

5
 
灵剑子导引法(同大雪)

以一手托膝,反折一手抱头,前后左右为之,凡三五度。去骨节间风,宣通血脉,膀胱、肾臟之疾。

6
 
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冬至

运:主太阳终气。

时:配足少阴肾君火。

坐功:每日子、丑时,平坐,伸两足,拳两手按两膝,左右极力三五度,吐纳,叩齿,咽液。

即:每天23时~次日凌晨3时,起身平坐,两腿前伸,左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半握拳,按在两膝上,使肘关节分别朝向左右斜前方,拳眼向腹,拳心朝外,上身前俯,极力以拳压膝;重心后移,又拳轻轻按膝。如此做十五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方法同前。

主治:手足经络寒湿,脊股内后廉痛、足痿、厥、嗜卧、足下热、脐痛、左胁下背肩髀间痛、胸中满、大小腹痛、大便难、腹大、颈肿、咳嗽、腰冷如冰及肿、脐下气逆、小腹急痛泄、下肿、足胻寒而逆、冻疮、下痢、善悲、四肢不收。

文章选自《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冬》 中央编译出版社 熊春锦先生著 ISBN:978-7-5117-3188-3

图片|选自包图网、网络

来源:道德根文化(ID:daodegen)

投稿邮箱|msg@dehuizhi.net


(责任编辑:海底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