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院

老子学院 德道根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 主页 > 传统文化节日 >

再造生命光芒种

时间:2015-01-15 20:57来源:老子学院 作者:白木 点击:
再造生命光芒种 论熊春锦先生《 芒种修身治人治事》的破晓之明 白木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陆游在《时雨》一诗中这样写道。描绘了一个农村收麦复插秧的农忙季节,四野传牧歌,家家飘麦香,田园景象跃然纸上。 但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芒种

  

再造生命光芒种

——论熊春锦先生《芒种修身治人治事》的破晓之明

白木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陆游在《时雨》一诗中这样写道。描绘了一个农村收麦复插秧的农忙季节,四野传牧歌,家家飘麦香,田园景象跃然纸上。

但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芒种”究竟是怎么样的道德修身文化内涵呢?在《芒种修身治人治事》一课,国学家熊春锦先生再次以深邃的眼光带着我们回溯本源:“忘记中国文化源自于内文明,抛弃了谈身内,只谈物相,对于质象没有进行涉猎,名的定义丢失质象而只存物相,就不是正确的形名定义,更不是本义。”是的,我们从《新华字典》只能看到芒种的表象,甚至如古字典《说文解字》、古典籍《白虎通》等,对于芒种的解析都显得浅白而浮华,都局限物相境了等同于植物种子的狭义上。“我们自己作为修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对于这些缺失了治身,只存在着片面释读误导的现象,要保持一定的清醒头脑。可以说,这种只存在治事而缺乏治身的解释,俯拾皆是,随处可见,有时候对我们意识的误导作用是非常强的。”道德修身文化是“修之身”的内文明,是根文化,她一定是质象和物象同步论证的文化。真正的传承者当把握这个原则,勇于质疑,勇于探源,对泥沙俱下的下游性的文化要去伪取真、上溯其源、一辨究竟。

继承富有道德修身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气文化,必须把握本质。就芒种而言,从“芒说事,熊先生认为:“‘芒,分为物相之芒和质象之芒,不可相互取代和替代,应该很清晰地区分清楚。比如,种子之芒,是物相的;太阳光也有光芒,这也是物相的,但太阳的光芒具有透析性、穿透性,能穿透缝隙直射出去。……超越这个物相的束缚和制约,那么生物光的光芒,也就客观存在。”这样的破题性、破密性解析,就把握住芒种的文化核心,互通质象和物相,跳出了智识文化窠臼而豁然开朗。我们仿佛看到一束束晨光刺破晓云,泛着温馨而喜悦的光芒,柔和而无碍地朗照着大地。

熊先生又予以抽丝剥笋般层层指喻:“具有穿透性和复制再生能力,携带新生命活力的种子,分为质性芒与物性芒两类,名为‘芒种’。芒种的形与质,分为物理学与质理学两种,古圣的原意是指修身明德的质理学芒种具有第一位性质。夏熟而具有种子功能的植物果实,秋熟而具有种子功能的植物果实,它们所具备的芒种功能,都属于物理学中物相的芒种。人体内春天产生的精虫与秋天所产生的精虫,同样具有不同的特性,孕育生成的新生命,会具有不同的命运、智慧、健康特征。”聆听到这样的开释,闻者会心中猛然一觉、一触而动、慧然一笑。原来,古圣先贤在我们文化源头就安下“修之身”的基因,嵌入生命光明之种,以待机缘,期待历史和文化的自觉自省,静候迷失者的回归。一旦正确沿着道德修身文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你就会见到生命的本质和文化的本源。芒种是生命内文明的观察,应农业生产需要而外用其义,在上古大众普遍处于“明明德”的修身水平中须臾不离真意,只是随着道德下滑的一步步加重,人们渐渐挥别内文明,外求式的文明在私欲的簇拥下,在智识文化的浊流中一路狂奔,以至于真相难求。化种为芒身国明,瞎播瞎种无收获。“芒种”之“芒”,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变成了盲目而种——盲种。

“我们的人类同样存在着种芒和芒种现象。精虫的尾巴在慧观下同样是放射状的,像光芒一样,跟麦芒及谷的芒也是相似的。精子们在卵外面缠绕,往卵里面进行运动的过程中,实际上是非常典型体现出了这个物相“芒种”的特征。”熊先生是“善观”者,也是谆谆诱导者。从物相和质象的观照中游刃有余,言里行间我读到酣畅淋漓的揭示和拓展,几无边界的打通和比象,同时却一步步地感受到语言后面德者的百味心境。这种心境贯穿全文、全课,是直驱光明之旅的痛快抑或应者寥寥的孤寂?是直抒胸径的慈祥抑或见迷难醒的沧然?

如同迷失家园的孩子,人们在物相文化末流中沉沦,在欲望世界里挣扎。愚昧不堪识命宝,纵欲轻抛皆盲种;小满则溢耗元精,遥遥无期向晚钟。身国内的人体真精总是“满则溢”,小满则无法储存、转化、提升、气化乃至光化,何来成就生命的光明之境。

熊先生的继续解析,开出顺和逆的门和路。“‘满则溢’的物化规律,是一个顺成人的基本法则,也就是炁化精,精物化成虫,满溢后就成了繁衍后代的物种,这是欲相的生命之种。但是,生命再造还存在着另外一个途径,……那么这个时候就称之为光态生命之“种”,也就是真正的芒种,是指慧智光芒。因而,既有芒种,也有物种,这两种可能性在人体生命内同时存在着。”他所画的两条路径,就是生死之门,指明生命暗昧和光明的区别,指出欲相生命之种和光态慧智之芒的区别。向前走和向后转,这扇门和迷失路,那扇门和归家途,我们在当下,究竟做何衡量。那真如老子的感叹“其相去几何?”“其相去何若?”

“在万物当中,人是万物之灵,人具有充分认识物种的意义,也有把握和认识芒种的意义。……虽溢而正善治,将其转化成为芒种。可以说,这就是古代祖先们创造修身明德学说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方向,……供给生命进入光的这个转化能量,成为芒种,成为光态生命之种,成为再造性命之种,这就是祖先们定义‘芒种’的本义!”达者总是拨云见日地厘清文化本义,慈者总是望眼欲穿的期待觉醒。人是万物之灵,这个灵就灵在一灵独耀、一灵不昧,这个灵当灵在深度把握道德修身文化的真精髓,全面发掘和继承古圣先贤在诸如节气文化等“修之身”海洋里潜藏的旷世珍宝。生命,既然是鲜活之旅,那就永远需要源头活水的浇灌,永远需要纯净天光的沐浴。生命的光明一定要从我们体内开始实践,从把握芒种的真意开始,凭借“修身明德学说理论体系”,让每一个生命都珍惜并守护能转化光明的种子,源源不断地运化、输送凤凰涅槃的大光大明!

若想守护源头活水,必先学习治水之道。“上善治水,一共有七种方法。古人治事中的治水对修身治水的启迪,使得我们可以通过逆向工程对我们生命体内运用好上善治水,也是一个非常有参考价值的记录。……‘以猪畜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写水,以涉扬其芟。’”熊先生对典籍中的治水方法都一一进行“修之身”的解码,并给所有道德修身文化的爱好者、实践者发出深沉的提问:对自己身内之水和炁的名与实以及功与效,我们所知多少呢?对于我们对体内70%的物相之水和只有一斤重的这个先天肾气之水,我们是否真正重视和把握住了呢?

    水光泛着天光,心音应着天音。熊先生的解析的音符没有休止,而是继续激越高亢。在芒种的主要信息”“芒种节气的物候”“芒种节气的自然气运”“芒种养生与防治”“芒种占候信息”“芒种的民俗文化”等领域继续折射诱人的光谱……

屈原在《九歌·东君》中描绘了日出的壮观景象:“墩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随着日出东方,世界豁然明亮起来。我看到焕发着的天光,让我们循着光、追着光,在节气文化光阴里闻道而喜、欢跃而呼。

(注:本文只是对熊春锦先生传统节气文化系列的部分摘录性评论,读者若想阅读先生讲课全文,敬请注册登陆“道德根文化园地”http://www.dedao.org/xueyuan/login/index.php,按要求进一步深入了解道德修身文化的全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6)
96.3%
踩一下
(1)
3.7%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上善治水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8-01-07 18:01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