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院

老子学院 德道根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 主页 > 修身趣谈 >

走出歷史,回歸自然

时间:2008-01-05 21:43来源:老子学院 作者:郭樹芹 点击:
走出歷史,回歸自然 從道德看中華修身文化 蘭州大學 郭樹芹 摘要: 在人類社會中,人是一切社會活動的中心,文化是人類在不同歷史時空一切活動的記錄和成果。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近五千年,其靈魂與核心就是修之身,其德乃真的道德文化,亦即
走出歷史,回歸自然
——從道德看中華修身文化
 
蘭州大學  郭樹芹
 
 
摘要:在人類社會中,人是一切社會活動的中心,文化是人類在不同歷史時空一切活動的記錄和成果。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近五千年,其靈魂與核心就是“修之身,其德乃真”的道德文化,亦即修身文化。修身不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和特色,而且貫穿了整個民族的生命歷程。可以說,一部華夏文明史,就是一部道德文化史,也是一部修身發展史。文中試從道德角度對修身文化的歷史源流、修身的內容、理論基礎、實踐方法及其當代昭示進行探討,以就教于各方家。
關鍵字:修身文化 自然 天人合一 道德
 
關於修身文化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文化積澱最豐厚的文明古國之一。如果從史籍記載的炎黃時代算起,已有5000年的歷史。
在漫長的生命歷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人類文明的鼎盛輝煌,也經歷了道德基因缺失的興衰沉浮。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其靈魂與核心就是“修之身,其德乃真”(《德道經·善觀》)的道德文化,也就是通過修身達到天人合一,獲得自然、宇宙真知的文化,古代中國的文字、以及一些歷史記載,都與修身的結果緊密相連。
修身文化是一個非常淵博的巨系統,理論豐富,內容複雜,很難面面俱到,沒有多年滴水穿石的積累,不能徹通徹悟。修身又是一門實踐出真知的大學問,注重知行合一,綜觀陰陽,慧智雙運。若不修之身,終覺根基淺。在此只是把握住文化的根與綱領性的理,從道德的角度梳理其流變演進歷史,試圖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整體印象,以便逐步加深對理的深化和拓展,進行更深更廣的學習。
 
1.什麼是修身
 
修身,簡而言之,就是修養自己的身。這裏的修,有修正、維修、學習、鍛煉等義;養,有涵養、培養、教育、薰陶、長養、供養、養護、治療、信守、保持等義。身,指人的整個生命,包括形體和精神。修身合起來指修正自己心身本性中不符合自然規律的地方,涵養自己的性命,以德養性,返樸歸真。《禮記·中庸》曰:“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修者,治也、自修為善也。率者,循也、修也。古代三皇五帝、老莊孔孟聖賢,都以修身來德化天下,行聖人之教。前人亦雲:千教萬教,教人成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2.修身的內容
 
修身是一項巨大而精細的生命再造系統工程。與宇宙的雙重結構相應,人的生命也有雙重性,由形體和精神兩大系統組成。《素問·天元紀大論》曰:“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靈樞·本神》雲:“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靈樞·天年》曰:“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類經·藏象類》雲:“故人之始生也,必合陰陽之氣,構父母之精,兩精相搏,形神乃成。”
如果用現代科技的電腦擬比,生命的形體相當於電腦的硬體系統,生命的精神相當於電腦的軟體系統。形體系統主要包括五臟、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全身組織器官及其相應的生理功能,是醫學等學科所研究的範疇;精神系統主要包括精氣神及陰陽五行生克之理,是道醫所研究的領域。道醫重視人與自然界的和諧統一,辨證施治必求本因、內因、外因整體把握。
形神兩大系統中,心具有特殊性。古人論心,將心列在最高位置,《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古人常把國家比作大天地,視人身如小天地,修身猶如治國,心相當於身國之君。許多修身有成的高真大德對心早有深刻認識,張伯端《青華秘文·心為君論》雲:“心者,神之舍也。心者,眾妙之理,而宰萬物,性在乎是,命在乎是。”
在生命結構中,形為神之宮,神為形之容。形是神的載體,神為形之主。形與神的辨證統一,決定了修身實踐中以性領命、以無為駕馭有為、以神用形則康的基本原則。《素問·六節藏象論》雲:“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也說明人的生命必須補充雙重營養,以天氣五德滋養精神,以地氣五穀營養形體,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功能。而心為身君,因此常統帥形神的修養,成為修身中一個獨立性很強的關鍵系統。
將心性命三系統整體把握,主次分明,全面重塑人體的每一個部分,才是完整的性命再造,才會真正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翻開修身文化史,那些沒有整體把握心性命三系統,偏執任何一方的修身者及其修身理論,都留下了許多歷史遺憾,前人曾有“修身者多如牛毛,成就者鳳毛麟角”之歎。不少修身大成者對此諄諄告誡,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3.修身文化的歷史源流
 
修身是文化的靈魂,修身文化始終與中華民族的發展相應。其源頭可上溯到華夏文明的肇始期。今存的幾部文化元典,都鈐刻著修身的印記。
《素問·上古天真論》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這是道德文化昌盛時一般民眾的修身狀況。
《素問·上古天真論》又雲:“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這是比普通民眾層次更高者的修身境界。
《黃帝內經》所載大概指華夏神州時代,人們崇敬信仰大道,心中無善無惡,德性完整淳厚,行為恪守道德規範。這種自然的無為而治時代,曾書寫了中華人文史上的光輝篇章。《老子·德道經》所闡述的道治、德治、仁治時期,孔子所神往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時代,當指此時。這一歷史階段,先後誕生了兩位修身有成的大智慧者——伏羲和黃帝。伏羲,修身達到天人合一境界後,留下了他的實踐成果——《易經》。《易經》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群經之首,八卦易道揭開了整個人類的文明進程,其中《複卦》專講修身,《初九》象辭曰:“不遠之複,以修身也。”這是中華典籍出現“修身”一詞的最早記載。另外,《蹇卦》象辭:“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震卦》象辭:“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都是涉及修身的最早文字記載。黃帝,修身達到天人合一境界後,留下了他的經驗總結——《黃帝四經》。《黃帝四經》同樣是文化元典,在《經法》的《道法》、《十六經》的《五正》、《姓爭》、及《道原》等篇,都非常深刻地闡述了人類如何修身以領悟自然的最高真理,外用於利益國家民族和天下蒼生。
兩部修身經典著作的問世,為中華道德文化奠定了堅實基礎,並且指導了很長一段民族的發展歷程。
從炎黃起,經堯舜禹到夏商周,凡兩千五百年間,修身一直是神州大地的主旋律。隨著人類私欲的增加,人們對道德的信念開始逐漸淡化,已不能唯道獨尊,不能自覺遵從順應大道。當整個社會開始全面離開道德,天下為公演變成天下為私,神州也就蛻變成人州[1]。《德道經》雲:“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這是道德文明鼎盛期過後,人們的修身狀況及社會發展趨勢。此大概指春秋戰國,即老子闡述的“愚之首”。
春秋戰國時期,禮廢樂壞,諸侯稱王爭霸、逐鹿中原。諸子興起,百家爭鳴。
老子經過修身獲得對宇宙大道的徹悟後,留下了五千言,對上2500年人類的道德文化進行系統總結。他深刻指出社會人心的“德一”狀態已經樸散,人類已經難以直接問鼎大道,要通過修德來保持心靈的純一。《德道經·善觀》雲:“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博。”整部《德道經》,都是闡述以德修身,培補自身德行的缺失,明心識道、淳德歸道,核心全在道德二字。其中既有道德的理論闡述,又有豐富的修身方法。
對《德道經》闡發最精到的莊子,也是一位修身有成者,他為後世留下的《南華經》,魏晉時與《德道經》、《易經》被並稱為“三玄”。唐·成玄英《南華真經疏序》雲此是莊子“當戰國之初,降衰周之末。歎蒼生之業薄,傷道德之陵夷,乃慷慨發憤,爰著斯論。其言大而博,其旨深而遠,非下士之所聞,豈淺識之能究!”認為其“所以申道德之深根,述重玄之妙旨,暢無為之恬淡,明獨化之窅冥,鉗揵九流,括囊百氏,諒區中之至教,實象外之微言者也。”《南華經》內篇是對中華道德文化精深妙理的系統闡述,外篇的《在宥》、《天道》、《達生》、《山木》,雜篇的《漁父》等,均出現“修身”一詞並有詳細論述。從其中反映的思想及保存的修身史料看,與伏羲黃老學說高度吻合。
易黃老莊一脈相承,共同構成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根,奠定了修身的基礎理論和主導思想,是修身文化的根源。
孔子與其餘諸子,雖然大多也知道修身,但尚未達到伏羲黃老的修身境界——天人合一而觀天下。“皆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漢書·藝文志》)只從伏羲黃老的文化系統中,吸取局部營養形成各自的學說。[1]這一點,從諸子的著述中是否涉及到“修身”二字,即可窺一斑。諸子著述中,《墨子》的《修身》篇、《非儒下》論及修身。《韓非子》的《飾邪》、《解老》、《八說》篇中對修身有闡述。儒家中,《論語》是論述修身的專著,《孟子·盡心上》論及修身,《荀子》的《修身》專篇論修身。《禮記》中數《大學》和《中庸》兩篇對修身論述最精,此外,《曲禮》、《樂記》、《射義》篇也對修身有提及。其他諸子著述則很少或幾乎沒涉及到修身。文化靈魂的變異,使孔子和其餘諸子學說只能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輔根、修身文化的末流。
與道德的缺損密切相關,修身文化以春秋戰國為界,也發生明顯轉折。隨著文化基因在諸子手中全面異化、在莊子之後道家內部的缺失異化,從修身成就的境界、實踐的普及等方面,都由繁榮逐漸進入低谷,因歷代道德風貌的嬗變而呈現不同的狀況。
道德,始終是修身文化的信標。明瞭了中華文化之根源,則諸子學說可得觀;澄清了諸子思想之流弊,則後世學說可悉覽;掌握了根源脈絡之走向,則修身歷史可通鑒。
 
修身的理論基礎
 
1.道德一元論
 
道德不僅是修身文化的晴雨錶,而且是指導修身的哲學觀,是“一元四素”的核心。“一元四素”是解讀中華道德文化的重要方法論,“一元”指德和道,四素指象、數、理、氣。前者是《德道經》的內容,後者是《周易》的內容。對道和德闡述最全面的經典著作,首推老子《德道經》。她是一部殊勝的哲學詩,其總旨可以“道德”二字概括,最終又可以“道”來高度概括。
道是自然的本質和最高境界,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也是中華傳統文化各家學說、各個學派的總歸宿。道的體性特徵是虛無、自然、樸素、無為,無形無跡,客觀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可看作是道的載體,道的資訊被全息地儲存在萬物中,因此萬物皆有道。道體現於人謂之德,德是道的顯化。如果用“象數理氣”來解析,道的象,是○和无;數,是零(○);理,是《德道經》道篇的道;炁,是修之身的空明之光。德的象,是⊙和德;數,是一(1);理,是《德道經》德篇的德;炁,是修之身的五德能量。[1]
修身文化中的道和德,並不是單純的倫理品格,而是直接關係人類生命存亡的物質能量。聖哲老子站在道“○”的高度把所有都看成物質,在《德道經》中闡釋了“道”和“德”的物質性,《道注》章雲:“道者,萬物之注也。”道德的能量灌注於萬物之內。這種物質性具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特點。《觀眇》章雲:“无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无名”的道和“有名”的德,包羅了萬有,涵蓋了一切。老子又在天人合一的深邃境界中,發現宇宙的本源能量還是道和德,《尊貴》章雲:“道生之而德畜之”。《中和》章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道化生了宇宙萬物,德以氣的能量養育了萬物。德是道所產生的宇宙物質能量和它內在品格的純一,道和德是宇宙萬物生、成、住、壞、滅的根蒂。[3]p107
《黃帝內經》也論述了道德的能量物質性。《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天氣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道所化生的天炁是德,她的品質具有“清淨光明”的特性。這種清淨光明的能量,充滿整個宇宙,無所不在,長養著萬物和人類。《靈樞·本神》雲:“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宇宙大道的能量,在人心身中以德的形態顯現;大地自然的能量,在人心身中以氣的形態顯現。天德地氣在心身中的流動和布輸,使人的生命具有活力,因此是生命的源動力。德是人類生存和維持健康須臾不可離的最佳能量。
在闡述能量物質性的同時,老子也強調道德的倫理品格性。他揭示了德的養育功能後,接著指出:“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德道經·尊貴》)雖然道德具有化生長養的功能,但接收道光德能要有基礎,有前提,既要具備品德資格,與道同頻共振,又要使形體成為裝載能量的德器。而能否接收道光德能的滋養,全在於人們修身的境界。只有通過道德品格的修養實踐,才能使自己具備德性之形,成為良好的德能承載之器;才能吸收豐富的道光德能,滋養精神系統。當德性修養處於上德境界時,整個生命,身體內外,形神兩大系統都會充滿德一的飽和能量,如同沐浴在強能量場中一樣,可充分獲取、吸收德能的營養。正如《聞道》章所雲:“上德如浴”。[3]p104
萬物皆稟氣受形,人又為天地間最靈最貴者,人的上德最接近和符合自然大道的特性,注重德也就是尊重道。萬物只有遵道而行才能盡享天年,如果違背大道必然受到自然的懲罰。德是進道之梯,要尊道就需守德,保持與道同步;若德行不夠,還需修德,不斷完善自己。道德的缺如狀態,是任何時期人類實踐修身的客觀要求。
道德的能量是人類明明德,照亮自己、同時照亮周圍一切的根源。道德是生命的本質和最終歸宿,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內在動力人類只有明瞭道德的物質能量性,又把握住德的品格精神性,修身明德,識德養德,積德行德,尊道貴德,抱一無離,在此基礎上全面實踐心身的道德再造,才是正確認識自己、認識社會、認識宇宙,和諧自身內外環境,回歸自然的光明之路,是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坦途。如果離開道和德,用人心和主觀意識去尋覓自然真理,只會南轅北轍。全面把握道德的真諦,人生的亮麗、社會的清明、民族的興旺均會自然實現。
 
2.心觀中論說
 
心與中都是修身的重要命題,長期以來形成了很豐富的理論和方法。
古代中醫理論認為,心是生命的根本,《素問·六節髒象論》雲:“心者,生之本”。《素問·宣明五氣》曰:“心藏神。”心為神宅,腦為神腑。心臟相當於神的居室,大腦類似於神的辦公室。心在五行屬火,於五德主禮。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則下安,……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心為身君,心中神的道德含量決定了心君的光明度。如果心裏面明亮,有德的能量支撐,則整個體內都會安定。心能夠以天下之心為心,就會大吉、大利、大昌。如果心不能照亮自己,十二官就要大亂,道德的能量無法傳輸進體內,就會閉塞不通[3]p120
三藏說認為心所藏的神有三個,即陰我心神、陽我心神、真我心神(自性佛)。他們在大腦中各有不同的腑區(工作區):陰我心神在大腦的工作腑區是大腦皮質區,整個大腦的表層區域都屬於它的領地,主理人體的“有為”理念,後天行為過程;陽我心神在大腦的工作腑區是大腦中間質區,他處於整個大腦皮層區的深層之中,主理人體的“無為”理念,先天行為過程;真我心神在大腦的工作腑區是大腦核心中央區,她處於整個大腦的中央位置,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泥丸宮,主理人體的“自然”理念,道性行為過程。
這三個我對人體思維的作用,類似於心理學所講的意識、潛意識與無意識。從生理組織上看,人的大腦質層區與核心區被大腦皮層區所覆蓋。相應地,在生理功能上,潛意識和無意識也常被鎖閉深院,人們大多數時候運用的都是意識思維,也就是人自出生以來,經過長期學習逐漸積累形成的思維模式和心理定勢。由於人本身處於陰陽中,受到五行的制約,加之心中道光德能不全,人的意識思維有許多不符合自然規律,如怒氣常生、無理爭勝、猜忌多疑、口舌是非、多愁善感等缺仁、少義、無禮、寡智、薄信的不良品行和性格傾向,這是人類認識道和德最大的障礙,是人難以擺脫陰陽制約、複歸於無、複歸於道的最大絆腳石。陰我心主領的意識,不能正確引導人類修德進道,與自然和諧相處,又長期封閉著陽我和真我功能的顯現而不願主動讓出通道。如果不進行正確的修身實踐,這三個我可能一輩子都是“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只有當心靈受到重大衝擊或有刻骨銘心的經歷時,意識思維才暫時被打破,潛意識出來短期主理人的行為,使人獲得一些真知灼見,此即人們常稱的“靈感”思維。
張伯端《青華秘文·神為主論》雲:“蓋心者君之位也。以無為臨之,則其所以動者,性體之性耳;以有為臨之,則其所以動者,欲念之性耳。有為者,日用之心;無為者,金丹之用心也。”心是人處於先天狀態或後天狀態的主宰。心處在無為狀態所產生的行為,是靈感思維,最符合大道本質;心處在有為狀態所產生的行為,是邏輯思維,具有極大的局限性,很難符合自然真理。
道醫辨證施治重視三因,突出“本因”,人體的本因就是“心”。修身學說中,人的性以心為宅舍工作于大腦,居人體上方;命以坤腹為藏精之所,居人體下方,性命兩家不能真實相見而形神俱妙、與道合真,其“因”就在心的阻隔,主要指陰我心意的一切非道德表現。所以陰我心的德化和清靜是修身步入坦途的關鍵。
修身中對心的再造,就是用道光德能改造陰我心和意識,重建符合大道本質、五德全備的人生觀。將三心二意從去妄存真中逆歸於一心一意,再返歸於無心無意,讓聖心主宰內身國。陽我心和陰我心,共同遵守真我的管理和指揮,保持清淨自然,處於道境之中。使靈感思維逐漸穩定,慧性透發,產生豐富的創造力,實現人類長期所期盼的大智慧狀態。
心觀就是觀心,是修持禮德轉化陰我心的重要實踐。主要觀自己身中道光德能的強弱,觀自己體內心的活動,既觀陰我心的活動,也觀陽我心的活動,在起心動念之間體察噭眇,存德去非,念上透機。大德曾有“心性修持大道生”、“觀心可得道”、“一顆凡心日夜磨”的中肯之論。
心身的清靜度不同,則心觀的境界迥異,感悟大道的層次也有別。古人所說的澄懷味象、得意忘象,“修除玄覽”(《德道經·無不為》)等,都可以用來描述觀心的不同境界。心中三我真正歸一,道光德能充足,進入空明狀態時,心光會自然顯現,放出光明,朗照內外,明心見性。心量無邊,光明亦無限。《德道經》中多處論到觀心,如《大象》章:“執大象,天下住”。即觀察到、把握住了其大無外的宇宙整體之象,再看身內“小天下”,就像一動不動一樣,可以更仔細地觀察和體悟[3](p88)。這是由外而內的觀,即格物致知。《善觀》章:“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這是由內而外的觀,即德化天下,等等。此外,《心經》中的觀自在,《易經》中的《觀卦》都是講觀心的。
《尚書·大禹謨》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十六字心法,既論述了心,也提到了中。
中的含非常豐富,簡單地說,中是“德一”,是心。中是處於德一之境的一種修身狀態和生命體驗。先天與後天、無為與有為、無相與有相兩大時空環境和物質的中,就是“德一”。沒有朴散開來、淳厚精全的“德一”,是真正的中;[3](p135)陰陽之間、動靜之間、心念啟動之間,都是中。中是“大中”,無所不包,無處不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修身明德離不開中,穩定的“陰平陽秘”狀態,心身的中和狀態,都是修身所要達到的最完整無缺的中。
對於中,同樣可以用“象數理氣”來解析。中的象,以旋極圖喻意,指中黃部分,即中央一圓;以太極圖喻意,指中央弦線,尤其指弦線中央一點,這一點最穩定,最容易突破陰陽制約,自由穿越顯隱之間。
中的數,是一。“一”是未分化的完整狀態,可以長期保持其穩定性。只要不主動分解,向上可逆返複歸於道“○”環境中。
中的氣,同樣是一種能量。老子《德道經》有精妙闡述,“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此中和之氣就是宇宙萬物產生發展的源動力——流行於天地之間的德一能量。事物發展、生命進展的動力,都在中。中氣,不論以虛無的道○之態隱現,還是用德一能量品格狀態呈現,都發生著扶生、長養、平衡、和諧、和合、和煦、和暢、中和等生化功用。[3]p166
中的理,內容更多。整部《德道經》處處充滿了用中,其中《玄中》、《用中》、《中和》章,專門闡述中。《易經》的象數理氣、卦爻體用,無不貫穿著中,如《坤卦·文言》:“君子黃中通理”,《離卦》象辭:“黃離元吉,得中道也”,等等。《黃帝四經》闡述修身治國也不離中。
《說文解字》雲:“和也《禮記·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大道以虛為體,以和為用。以和為用就是用中,即用虛、用空、用無,在認識陰陽和把握無為有為的基礎上,通過用中進入眾妙之門,步入道境。
五行之“中”為土,於五德主信。信德是五德的基礎,是其他四德的承載。一旦缺失,其他任何一德都難以穩固堅實。真信之土,就是淳德的生旺之地。旋極圖中央的真信,就是陰陽和諧穩定發展的基礎。如果運用中氣,以信德為基礎,強化五德,承載仁義禮智之德,和諧陰陽,即執兩用中。以此逆轉太極,複歸於相對靜態的兩儀,再逆變為旋極。當旋極的中黃擴大與邊緣重合時,自然複歸於道[3]p224。這一過程就是萬物由陰陽二返德一,由德一返道的逆變規律。
“大道不遠在身中,跳出陰陽須心空,莫道黑白無常險,抱一無離上德中。”修中,是全面對自己世界觀的深刻改造,是對後天意識、行為和先天思識、感悟的整體規範和再造。修中是觀妙進道的前提,是進入眾妙之門的基礎。人是陰陽複合體,亦如一太極,人身太極的弦線是中脈,弦線的中是心,心向德和道的轉變是根本性的轉變,因此修心是關鍵,修中是根本運用德一的能量和品格再造心身,使心身符合道德,處於淳德未散的狀態,才是修中的根本。
修身明德所要求的用中、體中、重中、尊中、悟中、大中、通中、解中、法中、修中、貫中、證中、觀中、合中等,所有對“中”的把握,都是強調實踐德“一”。[3]p135把握了中,就掌握了陰陽,立於太極弦上,自由駕馭陰陽。再整體把握,將五德能量統一起來,灌注於陰陽中,就能用好德一。
修中的理論和方法,始終貫穿于人生的全過程,融入修身實踐的全過程。觀心即觀中,用中即用無。深化細化中的行持,虛心無物、心如止水時,同步將形體的穴位門窗打開,經絡傳輸路徑修通,三腔三田倉庫修葺乾淨,然後煉精化炁,使宇宙天地的道德能量進入全身內環境,實現生命的道德變化。進而達到精足、氣滿、神圓,才能觀心透光明,觀中忘人我,心化無極,無內無外;真知旋極,明德執一,全面把握“中”的真諦。始終保持德一的穩定狀態,與宇宙同頻共率,即可複返于無為大道之境
既有品格性,又有能量性。古代哲學領域的中和、中庸之道等範疇,作為思想行為的指導理念,只論“中”的品格性。後世除親自實踐修身者外,都已不知中的真正內涵及能量性的妙用了。
 
3.天人合一觀
 
天人合一是修身實踐達到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重要命題。
哲學的天人合一認為,人與自然和諧統一,自然是一個巨大的外環境,人體是一個縮微的自然天地。自然界有太陽、月亮光照萬物,人體有雙眼視外觀內;自然界有四季的交替變化,人體有四肢的運動;自然界有金石點綴大地,人體有筋骨支撐形體;自然界有山川聳立顯秀,人體有五官勻稱透美;自然界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人體內有肺、肝、腎、心、脾五臟。人生於天地之間,不出五行之外。肺金、肝木、腎水、心火、脾土,各有其對應的屬性,五臟是生命形體的根本。五臟外竅於五官,五官是五臟的外苗。面部五官氣色的顯現,都是內五行生機變化的結果,等等。這雖可為人們修持五德品格、保持身心的基本健康提供哲學和醫學理論基礎,但與修身所達到的理想境界相比,還有一定距離。
修身中的天人合一指心、性、命三大系統全面真實地完成道德再造後,在心身保持高度清靜的狀態下,將心和大腦合一,與天地相連接,去感知、體悟自然的客觀規律,並將其中的資訊回饋到大腦和心中,得出正確結論的一種境界。因為人體大腦的開關總樞都在心區,它們的連接由炁路開關控制,大腦的囟門俗稱“天門”,是人與天和自然相交通的一道大門。陰我心被完全道德化後,由於聖心主宰內身國,沒有私心濁見的阻隔,心和腦之間的通路暢達,真我心中的資訊會直接被回饋到大腦中。在無為思識狀態下,心與宇宙化合為一,空明靜寂,感應萬物如水投水,自然能夠洞察和把握大道的本質,得出符合自然規律的認識。
《易經·系辭》所雲“無為也,無思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即指此種境界。孔子提出的“與古人居”、“與古人謀”,也是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與大道同頻共振,感格自然真理。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篇所講的“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都是指天人合一的體悟狀態,只是後來人由於不修身,不明其中個理,解讀時往往認為這只是文學創作中智慧火花的閃現而已。
修身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觀,就是整體把握人與自然的內在關係,深入實踐,在天人合一的狀態中去體悟,主動接近和進入“”之內,把握“”和“一”,去“體之於身而知道,修之於身而明德”。反復昇華認識天人合一的客觀規律,通過“體之於身而知道”,系統把握萬物變化的內在機制[3](p99)在天人合一狀態下,人體通過與天德之炁能量環境相連接而獲得“德一”的畜養,也是人的生存和健康之本,是長生久視之本。正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所雲:“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3](p151)
 
三、修身的實踐方法
 
修身的實踐方法主要依內容而定。在奠定中華文化基因的幾部修身經典著作中,已經包含著豐富的直通大道的修身方法,因為這幾部文化元典,就是聖哲們修身達到天人合一境界後的經驗總結,只是由於各自所處時空環境的不同,側重點不同罷了。伏羲以“易”論道黃帝以法論道,老子以德論道。處在“失德而後仁”歷史轉折期的黃帝,對“法”的闡述最充分。在道德文化中,法分為道法和常法兩大系統,其中常法中又包含刑法。黃帝用一萬一千餘言,將道法與常法闡釋得非常深刻。《經法·道法》雲:“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故執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廢也。故能自引以繩,然後見知天下而不惑矣。”法於道後,須遵從道的規律制定符合大道原則的法,以規範人的心身實踐天人合一而明大道。道法,又分為“道法則”與“道法術”,道法則是虛相結構環境中的法律,也就是老子所講的孔、門、軌。道法術,是輔助修身者接近道境和進入道境的技術方法。黃帝的法道文化內含“心法”和“法術”兩種方法,只有以心法為帥、法術為輔地修身,才是完整的修身方法[1]
大道本身是虛,是無。《德道經·中和》雲:“道生一”,老子所闡述的一是德。《經法·道法》雲:“道生法”,黃帝所闡釋的“法”也是一。可見,道直接化生的“一”是德與法的完整統一,具有一體兩面性,都是生二、生三、生萬物不可或缺的元素和基因。黃帝重點論述法,老子著重闡述德,雖然對“一”的論述切入點不同,但對大道本質的體悟是相同的。由於都是達到天人合一境界後產生的大智慧,他們也完整地把握住了一的兩面性。黃帝闡述的法中含有德,他說:“不靡不黑,而正之以刑與德。……先德後刑,順於天。”(《十六經·觀》)“刑德皇皇,日月相望,以明其當。望失其當,環視其殃。天德皇皇,非刑不行;繆繆天刑,非德必傾。刑德相養,逆順若成。刑晦而德明,刑陰而德陽,刑微而德彰。其明者以為法,而微道是行。”(《十六經·姓爭》)都是尊道貴德、以刑相輔的至理明言。他也指出:“王天下者有玄德,有玄德獨知王術,故而天下莫知其所以。”(《經法·四度》)在《黃帝四經》中,他提到“德”字達45次之多,可見其對德的高度重視。
老子《德道經》中雖兩處五次直接提到“法”,但整部《德道經》都寓藏著豐富的修養常道五德品格與非常道五德能量的法。如《觀眇》章的“可非恒名”、“可非恒道”法,《觀噭》章的觀心法,《生死》章的捉昔肌法,《德善》章的聖心慈悲法,《浴神》章的滋養精神法;《無私》章的長生久視法,《治水》章的治理身心歸道法,《不盈》章的用中法,《安民》章的修心法,《玄中》章的開啟全身戶牖法,《無不為》章的深化生命再造法,等等,都是抓住人體生命的本因和內因,將“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自然法則,與“用無利有”的技術方法,完美地貫徹其中,高度和諧地把握形體和精神兩大系統雙運同步的科學修養方法論。其他還有許多,不再贅述。整部《德道經》就是德一與法一的完美統一,講運用聖人之治方法論修身明德,淳德歸道。
當人的信德豐厚,德性沒有樸散為五常時,人們還處在上德狀態,很容易把握一的兩面性,憑道法可直接進入修身佳境。隨著私欲泛起,“德一”的穩定狀態逐漸朴散開來時,信德不全,人們難以直接問鼎大道。當道德文化基因發生全面異變之後,人們對一的掌握,也分化為兩大流派,一派重德一,一派重法一。重法一的流派由於能夠迎合人的私欲,最容易興旺發達,人們趨之若騖。尤其由根文化蛻變而來的方術派,常常冒充道學正宗,具有極強的迷惑性和極大的危害性。他們的技術雖明顯超越世俗社會的一般水準,但其本身在心靈上已經離道失德,無法真正進入天人合一境界。真正的道學不離道德,聖人之治的修身方法論,才是中國道德文化基因產生的基礎和前提,修身才是道德文化基因轉錄、翻譯、啟動、控制的最佳機制。只有通過修身實現和保持天人合一,以尊道貴德為處世原則,真實地在自己身內生成最正確的信德,培養信德厚土,牢固確立對大道的信念,維護對大道的信仰永不動搖,才能使人成為尊道貴德之人,社會成為真正和諧的社會,世界成為祥和安寧的善土。[1]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產生的修身方法有萬千種,形成的修身流派與理論也極繁雜,但由於對“德一”理解和承傳的片面性,能夠達到跨越太極弦、自由駕馭陰陽、完整把握德一進入天人合一境界者,並不是很多。除老子《德道經》天元一脈承傳外,其他大多都是常道法,沒有超出陰陽五行格局的制約,有許多局限性。看看中國文化的歷史記錄,不難發現這一點。若能明瞭修身文化的發展歷史,從源頭上去選擇應用修身方法是比較明智的。真正有生命力的修身方法都是依道而定,德法合一,理法並重。若有明師指點,明理識法,在實踐中必會三修整體把握,節節合宜。離開德的任何法,都是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對於理和法在實踐中的主次,常見的有兩種:一是由誠而明,一是由明而誠。所謂由誠而明,主要針對德行較足且信德豐厚者而言,由法明理,少數德行具足者可直接悟入“一”中,故亦可稱頓悟;所謂由明而誠,則主要針對德行不足且信德較乏者而言,由理明法,亦可稱漸悟。這只是在修身實踐初期,由於個人生命歷史與身中道光德能的不同,為了平衡陰陽,補全五德,達到明明德而形成的。
在明明德過程中,“理”未明之前,必須依靠特定的法,不斷積養胸中浩然之氣,鑄造德身道器。行持到一定程度,就會突破法的拘囿,心中豁然開朗、光明一片,進而由理來指導法,理寓於內,法顯於外。
對理知得一分,便能做得一分;知得十分,便能做得十分,理有一絲不窮透,性命便有一分做不穩。只有將二者完整地結合起來,在感悟中行持,在行持中開悟,才會相得益彰,窮理盡性至命。當實踐者德性圓明、與自然同頻共振時,即居於道狀態,完整把握德一,自會理通法隨,理法一體,法無定法,萬法唯心。所謂“心即是經,身即是經”即此。只要尊道貴德,法用處處圓通,天人合一的修身境界也可以真正實現。
 
走出歷史,回歸自然——修身的當代昭示
 
人,為三才之一。惟有人,能窮萬物之理,盡一己之性命。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全命保命,以合於道,與天地齊堅固,而共得長久。一個不明道德真諦、不實踐修身的人,是一個沒有靈魂的人。《大學》雲:“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大至民族,小至個人,其理同一。
人是一切的主體,整個人類的一切活動都以人為中心、由人去實施同時又為人服務。一個人無論將來幹什麼,充任什麼職業,他首先都是一個——人!如果生理機制是一個生命體成其為人的物質條件,道德素養則是決定這個生命體是人還是非人、是人才還是非人才的最主要的內在因素之一。性命再造的修身工程對人的先天不足與後天缺陷都可以進行重塑,通過培補五德的不足,糾正性格中的偏差,培養健全的人格;通過對慧性的開發,培養豐富的科學創造力,從而具備道德心靈,能夠慧智雙運,打造亮麗人生。
德性淳厚完整的人,很容易進入虛靜的修身境界而天人合一,成為聖人。聖人可“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易經·乾》)。修身而無私者,後天智識豐富全面且行為恪守道德者,可達到賢人的修身境界,賢人的層次雖比不上聖人,也能“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素問·上古天真論》),賢人是天下都稽首尊敬並視為楷模的人。
可見,修身是做人的必修課,是人類存在的本質和希望。在古代,修身常被提到最高地位,成為人生理想和人生價值的具體實踐。《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古代的賢人,是指遵循“修之身,其德乃真”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系統理論和方法,進行實踐,真正達到賢人的修身境界者。
今天,我國在繼續大力發展科技的同時,將人的全面教育提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上,科教興國,以人為本,以法治國、以德治國等國策方針紛紛出臺。這既是教育界的一項艱巨而偉大的歷史使命,也是道德文化復興、人文清明的根本前提。如果有一大批真正具備智慧頭腦,掌握一定自然規律,通過修身塑造道德心靈的賢人出現,真是國家民族繁榮昌盛的希望。
修身不僅是對自己性命的全面再造,而且修身有成後還可外用於利益社會,造福人類,即古人常說的內聖外王。《德道經》所雲“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博”,與儒家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均即此理。
修身成就後的效應,大則調控宇宙生態平衡,小則維護社會長治久安。聖賢以德修身,不僅是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德化天下;他們的所作所為,也無形中為後代子孫積德添福,奠定良好的道德遺傳基因。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官吏庶民,事例舉不勝舉。司馬遷在《史記·三代世表》中雲:“堯知契、稷皆賢人,天之所生,故封之契七十裏,後十餘世至湯,王天下。……天命難言,非聖人莫能見。舜、禹、契、後稷皆黃帝子孫也。黃帝策天命而治天下,德澤深後世,故其子孫皆複立為天子,是天之報有德也。”正說明了這一歷史現象。
翻開中華文化史,以修身來明德達道,內益己身——修身齊家、外益民族——治國平天下的道德先驅者不可勝數。三皇五帝三王時期,本是修身文化的鼎盛期,自不必說。春秋戰國以降,每個歷史時期也都有修身明德者。只是由於整個社會大環境的變遷,使修身明德由神州時代的普及性行為轉變為個體性行為而已。歷史上所有進行修身實踐的人,達到天人合一境界者不算少數,但他們即使修身有成也不願輕言,因此沒有在社會上流傳下來。而大量不能在自己體內驗證天人合一的學者就難以找到最真實的答案。
史冊上留下記錄的這一批明德修身的賢達們,隨著歷史的發展進入到了社會各個階層。或在朝為帝王師,輔佐君王匡扶天下;或在野為隱逸士,遁跡世外默察時運。他們可以是憂國憂民的宰輔清官、能臣幹將,也可以是浪跡江湖、棲心山林的高真大德,可以是才高八斗的文學巨匠,也可以是妙手回春的杏林仁人,可以是益國益民的能工巧匠,也可以是豪氣幹雲的遊俠義士,可以是經天緯地的科技精英,也可以是揮毫潑墨的丹青聖手……總之,在哲學、文學、史學、醫學、科技、藝術等各個方面,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的足跡遍佈社會各個角落,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肩負著不同的歷史使命,為不同階層人們的精神世界照明鏡。他們運用自己修身實踐所獲得的大智慧,服務於國家民族與社會,明瞭大道運行規律,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在社會安定時期,他們自甘淡泊、為國為民、和光同塵;在社會動盪時期,他們潔身自好、義無反顧投身於拯世濟民的社會中,以自己的光潔人格朗照時代的晦暗,用自己的修身實踐維護氣運的變化,指引正確的發展方向,他們的所作所為,對仁、義、禮、智、信做出了圓滿的詮釋,完成了大寫的“人”的形象,是聖人之治的生動寫照,他們的道德風骨永遠激勵著無數的後來者。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樑,道德文化的精英,修身實踐的楷模,一代又一代可歌可泣的人。他們,是華夏文明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民族精神的真正締造者。
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夠重視修身,用道德根文化培賢育聖,造就人才,那麼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必定會呈現文明和諧、欣欣向榮的景象。這是華夏先祖留給後世子孫的寶貴遺產,也是中華文化對整個人類的貢獻。
今天要承傳中華修身文化,實踐修身,必須縱覽歷史,宏觀把握,澄清流弊,擇善而從。要跨越歷史的誤區,直接與道德文化基因相連接,與聖人居,與聖人謀。補足歷史上損失的靈光,圓滿本性中不全的德性,重塑五德圓明、人格健全、道性湛然的聖賢風貌。走出歷史,回歸自然,還我道德本色。興民族,旺國家,再現華夏神州文明盛世。
 
注釋:
参见熊春锦.以史为镜,论道德文化复兴.[DB/OL].http://www.daode.biz,2007-05-01.
[1]参见熊春锦.以史为镜,论道德文化复兴.[DB/OL].http://www.daode.biz,2007-05-01.
[1]参见熊春锦.中华国学道德根[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88.
[1]参见熊春锦.以史为镜,论道德文化复兴.[DB/OL].http://www.daode.biz,2007-05-01.
[1]参见熊春锦.以史为镜,论道德文化复兴.[DB/OL].http://www.daode.biz,2007-05-01.
 
 
参考文献:
[1] 熊春锦.老子·德道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 熊春锦.中华国学道德根[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二十二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7] 曹础基.黄兰发.南华真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8.
[8] 国家文物局.马王堆汉墓帛书[M].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9] 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M].山东:齐鲁书社,1996.
[10]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6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