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院

老子学院 德道根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 主页 > 修身趣谈 >

修身说“上善”

时间:2008-04-07 19:51来源:老子学院 作者:恆德 点击:
修身说上善 学习空净先生《帛书老子第五十二章治水释义》的体会 治水 上善治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 居善地,心善潚。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踵善時。 夫唯不爭,故无尢。(引自《德道经第五十二章》) 中国的道德传统文化,就是一部通过修

修身说“上善”

——学习空净先生《帛书老子第五十二章治水释义》的体会

 

治水

                     上善治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

                     居善地,心善潚。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踵善時。

                     夫唯不爭,故无尢。(引自《德道经·第五十二章》)

 

“中国的道德传统文化,就是一部通过修身,实践上德和大道的传统文化。”

“黄老学说的根本,就是以德修身,以德修家,以德修乡,以德修邦,以德修之天下。”

“上善治水,就是要求人们尊道贵德,顺天应人,同时把握住有质无形之水和有质有形之水这两大系统,知白守黑,执两用中,执一用德,用无利有,同步整体地进行治理,使它们全都符合自然的客观规律,符合道德品格和天德地气能量的双重属性。从而实现最理想和最和谐的人与水的关系,使人的品质与生存环境的质量保持住一种最佳状态。”(引自空净先生《帛书老子第五十二章治水释义》)

 

 

“治水”是实践《德道经》“修之身,其德乃真”理法的核心内容。是进入《德道经》“众妙之门”的“玄之又玄”。甲骨文和小篆体的“玄”字形状都是两个上下连接的珠子模样,上面是一个箭头,表示向上运行。可见我们的老祖先早在数千年前就深知人体治水的奥妙。我们今天学习《德道经》,如果不会治理人体之水,那么,所谓修心、修德、修身都将失于空谈,终其一生而难得究竟。

老子教导我们“上善治水”,就是说,学会“治水”,首先要做到“上善”,这是实践“治水”的大前提,也是我们修心修德必须达到的基本指标。

一、“上善”是道性和德性的品质特征

“善”字的本义为“吉祥;美好”。《说文》:“善,吉也······美同意。”

在“非常道”中,唯有“道”与“德”才具有最吉祥、最美好的品质。“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清静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德道经·第一章·论德》)。“道生之而德畜之······是以万物遵道而贵德。生而弗有也,为而弗寺也,长而弗宰也。”(《德道经·第十四章·尊贵》)。“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德道经·第四十二章·天道》)。“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德道经·第七十八章·成大》)。

大道之德,无我无欲,默默奉献。生育天地而不自有,长养万物而不自居。公正无私,光明普照,无善无恶,无大无小,慈爱包容,善待一切。像婴孩一样天真;像莲花一样清纯;像泥土一样朴素。

这,就是最吉祥、最美好的上善品质。

我们实践《德道经》就是要遵道贵德,效法大道之德,实现圣人之治:“以德修心、以德修性、以德修命、以德化因”;“ 全面提升生命的品格和能量,也就是改变、再造、提升生命的品与质。使人德全归一,德淳无缺,少私而寡欲,人的品与质匹配天地,归于太素,进入无极而合道。”(《帛书老子第五十二章治水释义》)

二、“上善”是“修之身”的基础工程

“善”字在古代和修缮的“缮”是通用的,故也兼有“修治”之意。

《国语》言:“善,德之建也。”故知古人修德修心皆从修善入手。自古以来,人们将具有教化人心作用的经典称之为“善书”;将合于道德的行为称之为“善心”、“善行”;将自觉修证道德的人称之为“善人”;将修心修德达到较高境界的人称之为“善知识”,不仅仅在于称赞其吉祥、美好,更在于赞美其知行合一,真实不虚。

与此同理,我们在实践《德道经》,修证“修之身”的“三个阶段”、“四个系统”时,也要时时、处处把“身国”的“修治”、“修缮”放在第一位。谨尊师教,“通过坚持不懈地进行德道根文化经典的诵读,通过潜移默化的过程,运用上善治水的原理,就能净化心灵,清静身心,开慧益智,进入众妙之门,从而步入圣人之治的绝学德境。”(引自《道德复兴论修身》)。毫无保留的将心身意口交给大道再造,去阴我,增阳我,培真我;开天门,闭地户,擒白虎,再造心性命,步步落实,步步见验;才能使自性道德真君统御身国,通达天地,主持修证,主导生活,最终实现内以德修身,外以德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志大愿。

三、“上善”是治水修身的方法要领

“善”字还有“大”、“多”之意。

《德道经》开篇第一章“论德”就要求我们要“用十种善心、十种善行(忠孝、好善、慈悲、平等、博爱、教化、忠恕、和蔼、忍耐、勇猛)和四项行为准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来制约我们的心进行行动,去为大家服务,去行善积德,这样才能有‘德’。”(《复兴道德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古人以“九”为数之“极”,泛指多数。以“十”为数之“终”,表示完备甚至达到极点。意谓善德的品质必须达到大、多、充足、完美无缺,才能符合于“上善”的要求,才能“与宇宙空间德的能量达到同频共振”,“吸收到这个真实的德能”(《复兴道德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有资格进入治水修身的实证过程。

这一修证过程,集中展现了大道之德“善始且善成”(《德道经·第三章·闻道》)的完美品质。“将理义、方法、口诀全部浓缩在极其精练的六句话十八个字之中,简称治理玄水十八字诀,而上善的属性也全部包含在这十八个字之内。修身必须正确解读和牢记这十八字真言,才可能全面正确地完成上善治理自己身国中的玄水,完成修之身,其德乃真中的关键性工程。”(《帛书老子第五十二章治水释义》)

根据空净先生讲经,“十八字真言”要义归纳如下。”(以下大部分内容引自《帛书老子第五十二章治水释义》)。

居善地:指修真者的心念意识内观慧照于下丹田和阴蹻昔肌处,这就是“修之身,其德乃真中的炼命体的上善之地,只有将意识与心念全部集中于这两个善地,才能实现对玄水的全面治理,从而实现真实的变化。”

心善潚:指心神的正觉正念,始终处于平静、安静、宁静、清静。要像潭水那样深而清澈,毫无杂念。”“只有心灵中唯一保持着知白守黑,恒德不二的意志,始终内视关注着‘善地’深沉渊默,空明而又湛静之时,才符合法度和要求。”

予善信:指后天意识必须给予玄水运动以充分的自主权,尊重其动静、聚合、升降的自然变化,绝不以人为意念造成干扰。“高度顺应自己体内玄水的客观变化规律,才能称得上是上善治理。”

正善治: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活动要归于正,合于德。就是执一为牧,用德性、德行妥善处理、治理、清理在治理玄水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人欲”,“ 只有用一,止于外求和外泄,体内的真夫妻才能真正地结合在一起产生质的飞跃变化。这就是治理玄水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就称之为正善治。”

事善能:指整体把握治水全过程的微妙变化。要舍弃执着心,追求意,不粘不脱,执两用中,心平气和,无私无欲,才符合‘事善’的基本要求”;“ 玄水的肾气,本身就是能量,对她的发现、捕捉、提升、转化、升华。我们只有在方法上真正符道和德的客观规律性,无为而为,出有入无而为,才能使玄水肾气全部调动起来,使这一能量灌注内天地中的所有地方,发挥最大的效能,功能。”

踵善时:指“玄水顺天道而动“。“是十八字诀中最后的一句,是修真者必须全面掌握和严格遵从的实践口诀。踵,意味着体内的玄珠已成,既能自然地作出髓道小周天的运行,同时已经能够自然地完成大周天的运转。玄珠的运动性已经启动了,那么如何掌握好这种运动的时机火候呢?心身清静,无为顺应,智识即不引领也要同步关注,这就是玄水肾气自然发动,自然凝聚,并且进入运动期以后需要掌握的“踵善”,玄珠运动时机的良好把握。时,是要顺应自然天时,体内生物钟时,人处中和生其时。”

夫唯不争,故无尢:“老子通过这一句话,归纳总结了上善治理玄水肾气的根本要求,指出了最后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那就是在整个过程之中,后天的智识不要与玄水的自然变化相争,应当高度顺应其自然,遵从玄水本身的变化规律,不能人为干扰而产生阻碍和破坏力,这才是顺利变化和成功的保证。”

 

至此,先生已将修身治水“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德道经·第二十二章·长生》)的千古奥秘和盘托出,真可谓金针度人,“明白四达”(《德道经·第五十四章·无不为》)。只要我们忠信不惑地进行修证实践,就一定会真实的进入“大道甚易,民甚好解”(《德道经·第十六章·道桍》)“不辱于情,天地将自正”(《德道经·第八十一章·无名》)的修身境界。

 

参考文献:①道学经典《清静经》

 ②熊春锦先生校注老子·《德道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③熊春锦先生《复兴道德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编辑:德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4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