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院

老子学院 德道根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 主页 > 修身趣谈 >

论“道德”说“忏悔”(一)

时间:2008-05-20 14:03来源:老子学院 作者: 点击:
论道德说忏悔(一) 小序:面对大自然的警示,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救死扶伤,可歌可泣,又一次谱写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团结凝聚,仁德淳厚;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全力应对的正气之歌。作为幸存者,我们无比感恩大道慈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作为道德实践者,在我们尽心

论“道德”说“忏悔”(一)

 

小序:面对大自然的警示,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救死扶伤,可歌可泣,又一次谱写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团结凝聚,仁德淳厚;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全力应对的正气之歌。作为幸存者,我们无比感恩大道慈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作为道德实践者,在我们尽心尽力投入救灾援助的同时,是否想到,灾难过后应该做什么?是否还是一如既往“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或是认真做点反思自省,思考一下到底是天地无情,还是我们人类由于离道失德而招致了大自然的惩罚?我们对大自然究竟做错了什么?我们的生命是否真能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和谐共存?下面转录的关于“道德”与“忏悔”的文章,也许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熊春锦先生:以道德“节度”托举“生态文明”

随着我国转型进入市场经济社会,追逐利益最大化导致的生态危机正逐渐显现,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们能否安然度过这个危机,取决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其关键是“生态道德”的确立。

 

什么是“生态道德”呢?我们先看老子《德道经》中的阐述:“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意思说:在自然生态链中,从纵向看人类和万物都依赖道德的生和养,从横向看人类和万物是近邻关系,互动构成共生的生态圈。但随着人类走出丛林,建起现代“城市丛林”的时间长久,忘却了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另一半———自然界生物链中的所有“朋友”。在自然大家庭中,万物繁荣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万物如果凋零,人类必将走向灭亡。这是自然界的法则,是人力无法抗拒的。人类与万物是生命的共同体,必须和谐相处,平衡发展。老子的这段话正是对“生态道德”的最佳诠释。

 

西方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把利益构建在道德之上,把自己的奢求与贪欲建立在对自然的无穷掠夺之上。霸权主义国家继承了帝国主义的掠夺衣钵,形成“掠夺资源———积累资本———发展科技———污染环境———转嫁成本”的恶性循环,在市场资本运营和交易中,习惯性地把占有和消耗生态资源视为廉价增加价值的手段,而却将生态破坏和污染的负担转嫁给他人,这不仅体现出其生态文明道德的缺失,而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严重自然灾难。上世纪六十年代,有良知的美国作家卡逊对此进行反思,发表了《寂静的春天》,阐述农药对生态的危害,提醒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使整个西方开始觉察到自身的破坏性以及所面临的危险。新的生态文化认为,以往的“人类统治自然”的文化是反自然的文化。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尊道贵德、天人合一、敬畏自然、关爱环境的智慧,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形成了“生态道德”思想的雏形。

 

中国生态智慧的核心就是“节度”两字,节约资源,克制消费,取之有度。据史书记载,早在大禹的时候就颁发了禁令:春天三个月不能到山中砍伐树木;夏天三个月不能到水中捕鱼。古人认为,春天万物生长,夏天鱼类繁育,当慈爱万物,小心维护自然的平衡关系。《礼记》提出“不火烧草木而畋猎、不猎杀小兽、不取禽鸟之蛋、不杀怀胎的动物、不摧折幼小动物、不捣毁鸟兽之巢穴”的“六不”环保规范则更为具体,可谓最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是老子说得最简约、最到位:“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违。”即人类作为自然的一员,没有随意对万物生杀予夺的特权,人类与万物都在以德为核心的生物链上,只能自觉遵循道德和自然规律要求,辅佐和维护自然的平衡,丝毫不敢、也不能违背“生态道德”的法则。

 

“节度”是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存的基础。现代科技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节度”是使其平衡的关键点,但贪婪却是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竭泽而渔等自毁行为的原动力。模仿发达国家走“先发展后治理”、“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科盲”是导致向大自然无度所取,却自以为自然界无法“呐喊”只能承受的内因。现实已向人们撩开了冷酷面纱:一些贫穷地区为发达地区输出资源,承担生态破坏的成本,导致贫穷和污染叠加性的恶性循环;一些发达地区的开发若依旧走西方工业发展的老路,虽有一时的经济发展,但所积累下的长久、甚至是难以偿还的“环境债务”,使当地将不堪重负。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如果忽视了生态文明,那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都会成为空中楼阁,而巨大的生态治理成本,将会很快抵消其他文明成果。

 

20011115,权威的华盛顿地球政策研究所发表了一份生态“讣告”:由于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由此造成的温室效应已导致海平面上升,图瓦卢国将永远被海水淹没,步其后尘的可能是马尔代夫、瑙鲁共和国、西萨摩亚、基里巴斯……今年1117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评估报告进一步指出:全球气温本世纪可能上升1.16.4摄氏度,海平面上升1859厘米。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出警告:“世界正处于重大灾难的边缘”,南极冰盖融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6公尺,淹没包括纽约、孟买和我国上海在内的一些沿海城市。无可置疑,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老子说:“谓天毋以清将恐裂,谓地毋以宁将恐发。”即天空如果遭受污染恐怕要撕裂,大地继续受到破坏恐怕要发作。臭氧层空洞的不断扩大不正是“天裂”吗?海平面上升、海啸和地震频发等不正是“地发”吗?听一听老子惊人的预见,今人已到必须反省的时候了!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可以引导我们进行道德化的生态转型与实践,帮助人类从狭隘的“自我中心”泥潭中挣脱出来,彻底扭转“程式化”的唯利主义麻木意识,向着科学发展的“生态道德”方向转轨。

 

  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自觉维护生态和谐,用先哲的道德托举生态文明,是我们最不能亵渎的责任和良知。(刊载于《农民报》)

 

二、星云先生说“忏悔”

平时我们的衣服脏了,穿在身上非常不舒服,把它洗干净再穿,就觉得神清气爽;身体有了污垢也要沐浴,沐浴以后浑身上下舒服自在;茶杯污秽了,要用清水洗净,才能再装水饮用;家里尘埃遍布,也要打扫清洁,住在里面才会心旷神怡。这些外在的环境、器物和身体脏了,我们知道拂拭清洗,但是我们内在的心受到污染的时候,又如何去处理呢?

当我们的心受到污染的时候,要用清净忏悔的法水来洗涤,才能使心地无污邪,使人生有意义。

        生活上的忏悔和知识上的忏悔: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身口意三业在有心无心之间,不知做错了多少事情;说错了多少言语;动过多少妄念,只是我们没有觉察而已。所谓“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这种从内心觉照反省功夫,就是忏悔。

忏悔在生活上有什么用呢?它能帮助我们什么?

    第一、忏悔是认识罪业的良心。

    第二、 忏悔是祛恶向善的方法。

    第三、忏悔是净化身心的力量。

在日常衣食住行生活中,能够修持忏悔的心情,就能得到恬淡快乐。好像穿衣服时,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古训,想到一针一线都是慈母辛苦编织,密密爱心,多么令人感激!如此一想一忏悔,布衣粗服不如别人美衣华服的怨气就消除了。吃饭,想到“一粥一饭,来处不易”,粒粒米饭都是农夫汗水耕耘,我们何德何能?岂可不好好的珍惜盘中餐?惭愧忏悔的心一生,疏食淡饭的委屈也容易平息了。住房子,看别人住华厦美屋,想想“金角落银角落,不及自家的穷角落。”觉得有一陋室可以栖身,远胜於天下多少流落屋檐的风雨人,忏悔的心一发,自然住得安心舒服。出门行路,看到别人轿车迎送,风驰电掣好不风光,想想别人为此曾熬过多少折磨,吃过多少苦楚,是心血耕耘得来,而自己努力尚不够,工夫还不深,自然应以足代舆。这样,安步当车,倒也洒脱自在了。一念忏悔,使我们原本缺憾的生活,突然时时风光、处处自在,变得丰足无忧起来,这就是能够常行忏悔的好处。

忏悔,是我们生活里时刻不可缺少的美德。忏悔像法水一样,可以洗净我们的罪业;忏悔像船筏一样,可以载运我们到解脱的涅槃彼岸;忏悔像药草一样,可以医治我们的烦恼百病;忏悔像明灯一样,可以照破我们的无明黑暗;忏悔像城墙一样,可以摄护我们的身心六根;忏悔像桥梁一样,可以道引我们通往成佛之道;忏悔像衣服一样,可以庄严我们的菩提道果。《菜根谭》里说:“盖世功德,抵不了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犯了错而知道忏悔,再重的罪业也能消除。

忏悔虽然有如此殊胜的功德,但是一般人平居无事的时候,总是轻忽怠惰,不容易生起忏悔的心。我们常常在噩运降临时,才懊恼自己的种种错误;等到病魔缠身的时候,才嗟叹自己的荒唐无度;在经济拮据的关头,才正视自己的挥霍浪费;到了山穷水尽,四面楚歌的地步,才悔恨自己的鲁莽;活到年老力衰,齿危发秃的时候了,才后悔少壮不知发奋向上,老大徒然伤悲。佛经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和众生的差别,在于菩萨有前瞻远见,不会迷惑于一时的贪欲,造作万劫难复的恶因;而众生短视浅见,只看到刀锋上甜美的蜜汁,却浑然不顾森寒锐利的锋刃,等到蜜汁尝到了,舌头也割破了的时候,已经种下无尽的苦果,后悔莫及了。人生短暂,我们应及早抗心高望,未雨绸缪,趁着年轻力壮的时候勤奋垦拓,趁着富贵丰裕的时候常行布施,趁着因缘凑泊的时候广结善缘,创造自己未来光明而美满的人生。

除了生活上需要反省忏悔之外,在知识上也要时时自我检讨,因为知识是一种深无广涯的东西,常常进化变异,容易产生下面的错误,例如:

1、思想上的错误——“邪知”,是学问和观念上的偏差,譬如:不相信三宝,不相信因果,不相信轮回……等,一旦发现自己有这种邪知,就要快快回头猛省:“啊!我的知识错了!”这就是思想上的忏悔。

2、见解上的错误——“邪见”,是对人对事的看法想法不正确,譬如:否定道德伦理的价值,处事错乱、误解他人……等,有了这种邪见,要知道自我警惕:“啊!我的念头错了!”,这就是见解上的忏悔。

3、言论上的错误——“邪说”,在言辞上有了缺失,譬如: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说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话。邪知邪见有时潜藏于心中,不易发现;而邪说往往借口舌发露,变成口业,容易滋生是非,伤害别人,因此,我们要守口如瓶,要慎舌如刀,时时警惕自己:“啊!我说话太冒失了!”,这就是言论上的忏悔。

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的忏悔,是身体行为的自我省察;知识上思想、见解、言论的忏悔,是心理意念的净化修持。只要常常在生活上反求,在知识上明辨,痛下忏悔工夫,就能使我们身心清净,生命升华了。(摘自《佛光普照》)

(编辑:德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2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