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院

老子学院 德道根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 主页 > 修身趣谈 >

修身说“无”

时间:2008-09-15 23:15来源:老子学院 作者:恒德 点击:
修身说无 《德道经》学习一得 无是道佛经论中最常见的一个字。 无字在《清静经》中用了 17 个。在《心经》中用了 20 个。在《德道经》中用了 88 个,如果将无的通假字勿、毋等算上,估计总数将超过 100 个。 无又是最难以解悟其内涵的一个字。 如同佛学中对禅的解释一

修身说“无”

——《德道经》学习一得

                

“无”是道佛经论中最常见的一个字。

“无”字在《清静经》中用了17个。在《心经》中用了20个。在《德道经》中用了88个,如果将“无”的通假字“勿”、“毋”等算上,估计总数将超过100个。

“无”又是最难以解悟其内涵的一个字。

如同佛学中对“禅”的解释一样:“不可以义解,不可以言传,不可以文诠,不可以识度。”(明本《山房夜话》)

如同陶渊明《归田园居》诗中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然而,即使最不可解,却仍然会有答案。

佛学中对“无”字内涵的释义,就在那个已经流传了上千年的美丽的传灯故事“拈花微笑”之中——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五灯会元·卷一》)

这里的“无”,无文字,无语言,更无后天思识,只在微微一笑之间而心领神会,所谓“以心传心”、“妙明真心” ;所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清静经》)之妙义已尽在其中。自古至今,令悟者自悟,迷者自迷,给千秋万代留下了无穷的神往与探求。

道学中对“无”字内涵的释义,就在老子的《德道经》中。

熊春锦先生校注的《老子·德道经》中,对“无”字含义明确解释为“道”:

(一)   无:修真学异构象形表意汉字。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盖其义谓上通原始,故其字形亦用元篆,上毌(guan四声)于一。”

王筠《说文句读》:“此说字形也。元在二之下,无之一竖撇通于二之上,故云然。”

无即道之象意,此乃全篇用“无”而不用“無”的原因。但古文“无”与“無”通假近义,故应灵活把握。(摘引自《德道经·第一章·论德》注释)

(二)自然万物从肉眼可见的后天“有相”中诞生,一切有相却又都是从无相中所诞生。

道即是“无”,德即是最初始的“有”。道是“0”,德是“一”。

黄帝曰:“虚无形,其寂冥冥,万物之所从生。”

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炁也(註:在先天曰炁,在后天即气);太初者,炁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炁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沖和炁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孝经钩命诀》:“天地未分之前,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有太极,是为五运。”

太易之前为“无”,为无极“0”。至太初,一炁生也,即道生一“⊙”,此时虽为有极,但仍属“无”的范畴,经太始、太素、形质皆具,此即生育万物之“有”。此“有”来源于“无”,故曰:“有生于无”。此时虽为“有”,但仍呈“⊙”单极态,浑然一体,有质而“无名”,保持先天朴素未雕琢之状,仍在“朴”的范畴之内。再至太极,阴阳分,天地万物渐成,此即“朴散则为器”。至此万物之名相具足。(摘引自《德道经·第四章·反复》注释)

(三)无,即是天地万物未诞生出现前的先天的、不可名状的、 无法用意识充分表述的“无”和“0”状态。“无”与“0”即道的象喻。“无”是万物初始的道性物质能量形态。(摘引自《德道经·第四十五章·观眇》注释)

(四)道的象意为“○”为“无”,即数的“0。古文道字,由寸首而会意。道是宇宙形成前就存在的、不可名状的物质、能量和环境。道虽虚无,却生万有。她生成并长养着宇宙万物(包括人),贯穿于万事万物,万物亦含有道性的物质。道虽是强名之,但以道路之道名之,义在人当遵行,并能通过咏唱诵读等实践体悟的方法,而体道合道;道虽不能直接用语言表述清楚,但能够心感体悟及部分性地阐释,并且可以传播于他人。(摘引自《德道经·第四十五章·观眇》注释)

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感悟先生的注释,就不难拨开几千年来所谓“道不可以言传”的神秘面纱而直窥其妙。明白了“道是无”,也就自然地明白了修身归道的途径也在这个“无”中——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德道经·第十一章·无为》)

“无,名万物之始也”(即返归于道无);(《德道经·第四十五章·观眇》)

“故恒无欲,以观其眇”;(《德道经·第四十五章·观眇》)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清静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心经》)

老子曰:“闻道者日损”(《德道经·第十一章·无为》)。“损”的过程就是“无”的过程,也就是去贪欲、去妄心、去智识、去阴我的过程。实现了“无”,就是得到了“道”。亦确如老子所言:“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 (《德道经·第三十五章·怀玉》)

道不远人,唯人自远。我们每一个有志于修证道德者,何不勉而行之!

(编辑:德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8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