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医学》 道医学,是源自于道家的修身学说,最初期是诞生于伏羲黄老学说中的守一法之中,在2500年前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传统医学系统,其代表作以现存的《黄帝内经》最具有代表性。中医学界基本上是以《黄帝内经》为基础,2500年以前的黄老学说中,循得一守一法而研究的生命科学成就,比2500年以后逐步诞生的金丹修真法所取得的成就,更为系统和深刻。因此《黄帝内经》也就成为传统中医的坚实基础。使后代形成的中医学基础理论,无法超越于它。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班固根据刘歆《七略》增删而编写的《汉书·艺文志》记载医经七家,《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白氏旁篇》,这其中只有《黄帝内经》流传于今天,其余都没有流传下来。以今人的眼光来看,尽管《黄帝内经》记载的医学内容已经十分丰富了,但是我们可以大胆地推论,还有一些医学的内容,是《黄帝内经》所没有记载的。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内求法”为特点的文化,这些医学内容,都是祖先以自身为实验室而得出来的科学结论,当然在内求法的过程中,也不排斥外求法,不排斥逻辑推理和实验证伪,不排斥归纳和演绎,不排斥思辨。但,内求法是占根本性的地位,特别是在医学及生命科学里,更是如此。 道医学在历代传承的过程中,与中医学交相影响,许多内容已经融入到中医学体系里了,例如,少室隐者所传的八脉交会穴,已经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有更多的内容,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仍然是在道家内部承传,比如说道学文献《黄庭经》、《修真图》、《内经图》等,其中许多道医生理学内容都是中医学典籍所没有记载的。分析起来,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一些道医生理学的内容高深,是深刻内慧观的结晶,而这些内容对于普通的患者来说,例如,道医学所阐述的培生类性体,对于普通患者来说,基本上是没有这些培生类性体的,防治疾病的意义不大,所以中医学典籍就没有记载。二是,一些生理学内容,是医者外慧观(医者慧观患者的内环境等等)的记录,而患者是没有表现出来的一些人体结构,医者就没有记载。例如,八脉道系统,在患者身上就是弱流量的状态,并没有全部开启其功能,而高于八脉道系统的全真经脉系统,四线三窍,在普通患者身上来说,基本是量级极弱,或者没有,所以医者就没有记录于医学典籍。 在《道医学》这部书里,熊先生介绍了道家的“一元四素方法论”和“三元(源)化生万物学说”,介绍了道医学的三元生理学、道医病因学。由于道医学是古代修身者在“恬淡虚无、正气内存”下对生命真相全面、深刻地进行慧观内视,以及研究人与自然辩证关系成果的部分记录,所以道医学,无论是学术理论还是防治方法,都要高深于传统中医学,许多内容要比中医学完整而深刻。这体现在多个方面,下面简述一下。 在人体防御系统的卫气,中医学就是简要地记述了其行于脉外,和其防御功能等等,而在道医学里,可以证明出来,其有九层之多。例如,皮肤受凉而感冒,在慧观中会发现人体体表的九层卫气出现漏洞或塌陷,邪气会沿着经络的传输而进入上呼吸道以及肺内,外邪迅速入侵,作用于有形有相的实质性器官组织。从而使患者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 在经脉学里,首先将经脉分为基础经脉、初真经脉、全真经脉。这种分类方法,使得人们对经脉的层级,有了明确的思路。道医学的深刻内求法慧观性,使其更为系统。人与天地相参,十二经脉系统中,由于1994年开始至2000年期间,地球的隐态结构场发生明显的改变,这使得在十二经脉也发生同步改变,在十二经脉外上方,又出现一个悬浮的对应性的经脉,这个对道医治疗,特别是针灸治疗,有着高度的应用价值。 其中八脉道系统,在常人来说,都是弱流量,没有完全开启其功能,是高深于十二经脉系统的。对于带脉的记载,中医学只记述了腹部1条带脉,而道医学在内慧观的基础上对生命的深刻认识,认识到人体全身有带脉,四肢、头、胸腹各3条,全身总带脉1条,一共19条之多。全真经脉系统,四线三窍——网脉线、之脉线、内丹脉线、外丹脉线、天脉窍、理脉窍、混沌窍,中医学基本上没有记载。 道医三元生理学里,书中详细阐述了人类的性体系统——本体性体系统、培生性体系统、永生性体系统、灵光内蕴性体系统,这些都是我们生命的不同层级的“真主人”,有的管理主宰着我们生命,有的和病因发病有着重要的关系,在中医学里面,基本上只论述了魄魂神系统,并且许多细节论述的并没有道医学论述的详细。特别是人体灵光内蕴性体,无论是传统中医学界,还是在道学界,都没有显传的文献资料对这些系统介绍透露得这么详细。 中医学的一些难题,在道医学的角度和层面来看,也就是一解而云消雾散了。例如“命门”问题,中医学界观点各异,并不统一,其实是由于缺乏深刻的内慧观,仅仅从文献及思辨方面进行探讨,甚至形成了各家学说。但从道医学内慧观角度一看,左玄肾门,右牝命门,就很清楚了。这些并不是空穴来风,这个在道学典籍《修真图》早就有明确的记载。 八脉交会穴是如何与奇经八脉相联系的,这也是中医学界讨论的一个问题。在道医学内慧观角度来看,例如阴维脉中,上肢有一条重要的分支,一直未见前人立文字阐述,这就是在阴维脉的结构分布中,在表层天突穴的内部深层中,在主干阴维脉上,有一重要支脉,沿腋下和手臂内侧中线的深层下行,至内关而止;在阳维脉中,上肢有一条重要的分支,一直未见前人立字阐述。这就是在阳维脉的结构分布中,从肩井穴解剖位的内部深层中的主干阳维脉上,有一重要支脉,沿肩和手臂外侧中线的深层下行,至外关而止。这就是内关通阴维、外关通阳维的客观机理。这些都是来自深刻修身内慧观的结果,而中医学罕见这方面的论述。 其实,反观一下中医学的一些难题,有一些是中医典籍对一些医学内容记载不全或者简要,而后来的读者又离开了修身内求法,无法进入慧观科学领域里,常常只是在智观科学领域里研究,因而产生了一些难题。 道医藏象学,将隐显五脏、五行、五德、五脏阴性阳性性体,一体而论。明确指出了,五脏有有质有形的显态解剖学上的五脏,还有对应的有质五行的隐态五脏。隐态的五脏是内慧观下的结果,而内慧观下的有质无形的五脏,和对应的显态的有质有形的五脏,有的隐显脏腑有位移,所以就造成了对中医藏象学认识不清。五脏中,物元、质元、体元,三元一体,以体元为主导,物元为体,质元为用,进行着五脏的功能。五脏里面的性体,有阳有阴,阳性性体主导五脏良性的功能,而阴性性体,破坏五脏的良性功能。《灵枢·本神》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留气薄而生者也。”德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肝藏仁德,心藏礼德,脾藏信德,肺藏义德,肾藏智德,五脏之间的关系,实质是五德能量的盛衰生克乘侮而论的。五德品格的亏缺,导致个人的人格的亏缺;五脏中五德能量的不足,导致相应的脏腑易发某些疾病,这些在心理学和体质学、疾病预防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道医病因学中的玄源全息体元致病外因,也是发病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现在社会上也有这方面的病因,这个病因,现在无论是中医界还是西医界,都罕见这方面的论述。其实这不是子虚乌有,古人都能认识到这个病因,甚至针灸古籍都记载有相关的治疗方法,只是现在人们普遍丢失修真内求法,“眼拙慧盲”而无法认识这些病因,就将一顶迷信的大帽子扣给古人。实乃是冤枉古人。例如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就明确记载了治疗这方面的疾病的方法,可惜现在这一部分内容,常常是被删除,只能是在古刻版的版本及少数的现代印本里才能找得到。 《难经·六十一难》有:“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之说,扁鹊饮上池之水,见齐桓公望而知之的历史典故,今人读来多以为言过其实。在道医诊断学里,确有此等望而知之之诊断方法,但其不是肉眼的望,而是心望,道医学的望诊,疾病的三因,本因、内因、外因,望而知之。 在汉唐以后,脉诊成了四诊中的重要的技术方法,今人脉诊常常是“胸中了了,指下难明”,普遍反映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道医诊断里,手中指剑掌眼一展,切脉如探头入体,疾病情况,一诊而知。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院长邢来田先生说过:“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距,在于思维方式。”《道医学》一书,我认为,不在于具体介绍道医学的一些知识,而在于读者通过读此书,而开启我们的心灵和头脑,启发我们研究医学甚或生命科学的思路,我觉得这是最大获益。当我们启动灵感思维甚或执一思维,我们会发现,我们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科学研究领域,这将是我们医学发展之前途,是我们人民群众之福! 《道医学》一书,非常适合中西医医生、中西医院校教师和学生阅读,非常适合人们养生健身、防治疾病参考,非常适合有志于修身实践进入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者参考。愿此书的面世,有助于中华道德根文化的复兴!有助于中医药学在当今的继承和发展!有助于人们认识生命的真相而和谐养生、防治疾病!有助于生命科学的研究! 衷心祝福每一位读者,德性品格纯真,五德能量淳厚,从生命控制的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