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相合俞甘洛 ——论熊春锦先生《白露修身与治事》的“尻尾止露” 白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借景忧思:白露茫茫如雾如幻,芦苇漂零若有若无,仿佛远方的“伊人”溯洄从之却难相见,无限惆怅。 诗三百,思无邪。时临白露,我以无邪之心聆听了熊春锦先生《白露修身与治事》大课,尽管道德修身文化的探索“道阻且长”,但借由大德的摆渡,白露修身的彼岸“在水一方”。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天气渐转凉,晨露晶莹,水洲芦苇生白,院落菊花黄遍。熊先生认为这些只是“治事系统白露的来源和定义”,“我们既然是探讨白露的修身与治事,除了治事这个有相世界里面的内容以外,修身却是要从欲相境进入到色象境,从有相的境界进入到质象的境界,要以整体来讨论这个节气源流的作用和意义,以及白露背后所藏的古代圣贤们想表述的内容。”有相世界与无相世界,恍若隔“世”,其中的有无相通,只能通过修身为径予以突破。以白露节气文化的揭秘为契机,熊先生带领我们做这样的尝试,从真情告“白”开始。 白,在文士看来是洁白,是纯粹,是无瑕,是通透……;露,是露水,是雨露,是朝露,是霜露……而在熊先生心中,这些都天地自然中质象能量变化为成物相后的意识性认知。只有站在修身治事的高度,深入慧观才能真明“白”。“白:名词,象形。甲骨文字形,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亦象水滴内含‘一’而堕形,综合金文、篆文衍变分析,‘白’同时也是五虫繁衍生命的浊精的代名词。太阳之明为白,能育生万物;生命的浊精同样是白色,亦能育生后代。从‘白’字的词语,多与光亮、白色有关,名词义有两类白颜色:白色光芒,白色浊精。自然界的露水其实是无色透明,并未具备色中之白的特征,在用字严谨的古文中,白色显露、露显才是白露的本义,而不能够牵强附会进行一番曲解。”这番大“白”话,对白露之“白”进行了空前的表“白”。“像喻着天一生水,先天转后天,地六成之,也就是构成后天之水,……金文字型还画了太阳中的鸟叼着一滴水,也就象征着我们心里面的天一生水,火里面生出阴液向下滴。”“到了篆文时期,‘白’的造型就更形象直白。‘白’就是一个虫形的,是玄曲波形的,从天上获得玄曲波到天圆地方的体内,还继续形成虫状波。第三个篆文,那就是‘自己’的‘自’,下面也是一个‘虫’,然后再变成接近现代文字形态的这样一个普通楷体的‘白’字。”熊先生从甲骨文、篆文中“文”的演变,对“白”予以贴切的修身寓意还原:天一之水是以繁衍生命的浊精形式含“一”堕形,还是心中火中阴液生出真水下滴呢?是虫状玄曲波形的天德下降,还是自我繁育、自甘堕落的“露白”泄露呢? 生命体内的元精这个“白”,存在两种转化的可能性:一是“顺行的物相化,质象能量的金生水,质象水就被物相化,生成能够育生繁衍后代的白色浊精。”二是“逆向的质象化,物相色的浊精,经过炼精化炁,金水分形,浊精重新转化成为元精,从而实现精化炁,炁通过聚炼的量变到质变,就生成了我们的生物光……”熊先生站在这个顺与逆的交叉路口,说得明明白白,顺生人、逆成圣,只在中间颠倒颠。生命之光从“白”色物相的浊精炁化聚炼而来的,唯有此艰苦实践提炼生成的光明,光而能明,穿运破雾,“摆脱欲相境的束缚和制约,进入到色象境内,从更深的层面、更高的境界去观察生命的形成,以及对道和德的运用,观察万物的生成、成长,以及湮灭的客观规律,与天地四季五运六气变化之间的关系,就能在系统论上、一元论上,建立一个明白的体系,真正接近古代圣人的智和慧。” “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白露者,天之津液,下润万物,和气则津凝为露。在熊先生的眼界里,“白”与“露”是如此互为因果、紧密联系的。“‘露’,五行属水,纳入四季露属冬;‘白’,五行属金,纳入四季白属秋。金生水,‘白露’组词,五行相生。‘白’,具有精(金)义,水之母。‘清漏频移,微云欲溼,正是金风玉露。’《德道经》:‘天地相合,以俞甘洛。’汉本将其改为‘以降甘露’。天降甘露,地出醴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人体之‘白’是取用‘以俞甘洛’,还是‘以降甘露’而清漏频移?是否当止?是否当止而不露(漏)?则需要视‘顺生与逆生’的个人取向而定。个人是修身令其逆向而精化气?还是顺兴纵欲而泄露(漏)?这要靠每个人自己去选择和决定。”天地阴阳聚会而和合,如雨零于中空之木,此合是天地无为之合,人体正确地修身取用此“白”,令其逆向而精化气,正是逆修之道。若“清漏频移”而不知止,顺兴纵欲而泄露(漏),岂非愚夫取死之道?!顺生与逆生的取舍,生与死的门户取向,此两者令人不免唏嘘。 “露含疏月净,光与晓烟浮。”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名师析白露,明月照大川;白光入于无极之门,慈心犹念浮世贤良。熊先生的解析是慈爱的,是期待的,更是执着的。是不弃不离的文化拥抱,也是初心不改的温暖传递;是鼓馨齐响的心弦拨动,也是花雨缤纷的体验喜悦。在不可言喻的朗照中,苍然的声音如洗而至。“白露,是古圣将天时、地机、人文、符箓等多种元素浓缩于一体,‘露’、‘霜’、‘雪’等文字中,皆有隐喻藏诀的深刻含义,隐于这个年度周期律中,指导诚信道德文化的修身者,如何把握时机和方法,将修身实践中最困难的‘炼精化炁’这个拦路虎,在金秋和冬季时节,因势利导地将金母与水子一齐进行上善治理而为之,‘擒白虎’,轻松解决‘炼精化炁’的困难。借天时地利而行人之修身,修身者只需要把握住一定的修身方法,高度贯彻‘人和’,和于外天外地的自然,对应于自己身国内天、内地的火中求真水以及水里求金水分形,就能达成这样一个目的。”熊先生道出的都是字字珠玑的方法,而这种高度因循天地自然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高度效法自然、法于地法,亦步亦趋和与时偕进的修身理论和真知指导,才是不见古人的无比珍惜的合盘破密。 “高高拜月归,轧轧挑灯织”。熊先生今云古月般的演绎在波峰和浪谷间韵动不已,玄之有玄的尽是话外之音。“‘露’,在修身密学理法中,‘雨’字在上,就是执一而禁制水不乱动;‘路’字在下,就是要控制顺行与逆动的‘三叉路口寻真种’之路,令白色之物不外露、不泄漏。秋天的白露此时节,是尻尾止露的最佳天时,若不修身则会像天地和常人一样进入‘白露’境地;修身则需要反之道动而炼精化炁,改变健康质量,实现修身的目标。”“白露时节,要从“不露身”、“不露精”这两大领域做起。……那个“白”的东西(泄露的浊精)就会被自己收回来,这就是“白露”真正的奥秘。”默然而听,心中悚然。我想,这样精妙而宏大的叙述必须是有缘者闻之,有德者受之,有志者行之,方不负那玉壶夜刻、金飙晨华。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白露白露,是肉身袒露、命根不护,在有为中耗散真精;还是应节不违、循时而动,惜身爱命,无欲无为藏精(金)尻尾而不露白呢?溯游从之,洁白的芦苇已采,明白的人儿不露,伊人在水得水,此之谓天矣! (注:本文只是对熊春锦先生传统节气文化系列的部分摘录性评论,读者若想阅读先生讲课全文,敬请注册登陆“道德根文化园地”http://www.dedao.org/xueyuan/login/index.php,按要求进一步深入了解道德修身文化的全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