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院

老子学院 德道根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 主页 > 传统文化节日 >

肾水应时鼎内烹

时间:2014-11-16 20:13来源:老子学院 作者:白木 点击:
肾水应时鼎内烹 论熊春锦先生《立冬修身与治事》的归乎坤元 白木 唐代诗人卢照邻有《释疾文》三篇,诗人久病不起十余年,文辞多伤怀悲鸣。其中《悲夫》篇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 ; 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秋气肃杀,冬气敛藏,生灭周而复始,天道周

 肾水应时鼎内烹

——论熊春锦先生《立冬修身与治事》的“归乎坤元”

白木

唐代诗人卢照邻有《释疾文》三篇,诗人久病不起十余年,文辞多伤怀悲鸣。其中《悲夫》篇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秋气肃杀,冬气敛藏,生灭周而复始,天道周行不殆,何悲之有?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立冬正是秋冬之交的转换点,如何在这个度、数上顺天之行呢?熊春锦先生在《立冬修身与治事》一课中说道:以治事为主体的农历当中,‘立冬’是古代气象学中质象冬天的开始,而并不是物相上的开始。这是依据天象北方星宿能量开始正式影响地球气候的时空节点而确立的。立冬所表示的是五运六炁节气能量变化中冬季肾水智德能量布输的起始点,是天象对整个地球北半球全局的能量作用性。……人体内就是一个小天地,不论居住在北半球的何地,全都应当完全服从与顺应天象对整个北半球的能量主导性;顺天应人的把握,也应当落实在质象的天道总法则之中。”现代气候学将划分四季的标准确定为下半年连续5天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进入冬季,这其实与古代五运六炁学说中“立冬,冬日始”的天道普适性相悖,属于智识文化的片面解读。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立冬时节北半球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越来越少,但由于大地“厚德载物”储存了半年的热量盈余,能无私地反馈于冬作物的健康生长。由外而内,熊先生引导我们格物致知:“身中内天地的原理也类似,心火、肾火、膀胱火的能量同样处于内敛而热量逐步减少的状态,但是如果注意把握培养肾炁与肺金,这两类人体内的‘冬作物’,它们的生长同样十分有利。故而不懂修身学而只是了解中医养生学的人们,就只是知道‘外求法’中的食补或者药补。……人们已经将最重要的一种补——补自己的精气神丢失了。”“对应于生命体内而言,心态与意识行为中六欲七情放纵造成的寒害、冻害,与自然界的寒害、冻害常常会是内外双重性的叠加。”冬令进补应内外皆重,特别是精气神的内壮才是根本。如果在冬季放纵情欲,导致“情志乱,内阴风”,那么“火怕寒,水怕冻”的忧患就会发生。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壮年患“风疾”手足萎缩,虽有医圣孙思邈悉心调治,却因疾痛折磨忧愤乱情,自投颍水而死。孙思邈曾对他说:“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雨霜,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其中的“阳用其形,阴用其精”讲得就是修身文化“补精气神”之内求法,可惜卢诗人不明其意,只外求草药、丹药,而不是“天人所同”地用其精,他的悲剧值得今人警戒!

内求内壮,首在立德。立冬之功,重在释义。《说文解字》: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凡立之属皆从立。臣铉等曰:大,人也。一,地也。会意。’这是古人在智识哲学文化时期和意识哲学文化时期的一些解析。但是从慧识悊学文化的层面上,正确的会意应该是:大,应为道;一,应为德。道德行世方为‘立’。以图象义,大居一上,即道以德显为立。……到了立冬这一天,道,运载着德,布输给自然的大地和地球上的万物之中。”天向一中分造化,道生一,一之所以化生万千,就在于大道生的是“德一”,立冬时节运载的是万物所仰赖的五德之气。《礼记·月令》当中指出:‘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这段话也基本上可以引导我们向慧识悊学去体悟了,去感悟什么是天气,什么是地气。天气为什么是上腾而不下降,地气为什么下降而不升呢?”“‘立’,其修身本义即大道行世,立德为基。甲骨文的‘冬’,既象形表意修身内在精炁神果实的敛藏,同时也表述了外在春华秋实的收藏,具有内外同步收获之义。‘冬’字的金文象形表意的是天德‘⊙’阳火内束,但是小篆中却逐步丢失了‘⊙’天德阳火的表意,蜕变为以‘仌’取代‘⊙’,出现舍本求末、弃里执表的现象。”天地之所以不通,天气与地气相闭塞而成“冬”的状态,在于秋季“大火隐退”之后,冬季处于天德“阳火内束”的敛藏期,立冬后九日,从金炁义德收敛期转变为水炁智德能量输布期,从能量卦象对应上则进入剥卦完全形成期。水炁者,先天肾精也;剥者,剥离也。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如果不能促进“精炁神果实的敛藏”,天德的“水炁智德”能量不能冬藏,内外天地的闭塞不通、离而不合的危殆是不可避免的。

前人对于剥卦有很深的见解,熊先生借“剥”说“坤”,给天道转折期之中的危险之地慎重地插上警示牌、亮起警示灯:“剥烂肢体,消灭其形。化炁既竭,亡失至神。道穷则返,归乎坤元。恒顺地理,承天布宣。……在每年的剥卦期,也同样是要关注我们体内的炁化是否衰竭了,这个剥卦是否会把我们的肢体也给剥烂掉、消灭掉,把形给剥离开来?这才是关键。……那么,应当如何把握住在剥卦期,高度地重视自己的性命,不至于‘剥烂肢体,消灭其形。化炁既竭,亡失至神’呢?那也就是要注意‘道穷则反,归乎坤元。恒顺地理,承天布宣’。‘道穷则反’,反在哪里?它反在体内,而且,把握坤卦,及时地点燃坤卦的炉火,那才是正确地避免‘化炁既竭,亡失至神’。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能重视,还是眼耳鼻舌身意忙忙乎乎地盯着外面,每天不能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归乎”自己的“坤元”,那么,精炁神不归于坤元,再加上又不能恒顺地理,就会凶险万端了。”老子也指出:“反也者,道之动也。”天道周行至于冬季,出现了一个反复期和折叠期,身国之内的“水炁智德”的贮存如果不足以化炁以供过冬之用,六门洞开,五根不守,“化炁既竭,亡失至神”的古训是极其深刻的。而“归乎坤元,恒顺地理”则是避险之道:把握年、月、日、时及六十甲子这些节气、季节转换的剥卦的曲线,及时去“守雌抱一,自然扶阳生之气,剥阴煞之形”,方能防危虑险于此冬。这也正是熊先生一再叮嘱的唯一坦途!

立冬之日,盛德在水。“我们先天储备的肾气能量,一年到头都是存在损耗的过程。即使在冬季这宝贵的三个月会有一阶段旺的时期,如若不知道修身之法,缺失内外防治风害、防冻避寒的过程,也同样概莫能外地会损失先天之本。”“身内的温煦肾水工程,应当从立冬到冬至全面展开而不懈怠。‘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这也就是指出,到此冬至,天始有根,天阳能量才会重新发动,年周期律中新一轮的阳和生机,就在护根、养根良好的前提下,开始新层级又一轮的勃发。”《周易》告诉我们,人的生命到64岁的时候就会把肾水耗竭,所以在四时流转中要慎守肾水之本并开源节流,在整个冬季更要涵养性命之根,及时启动“身内的温煦肾水工程”,迎接生命周期律新的勃发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三九严寒正是腊梅傲霜斗雪时,若非一番“归乎坤元”的肾水鼎内而烹,应时不懈地燃起自家火炉,届时那种景致下,谁傲风霜谁斗雪,谁人梅下吟放翁?

(注:本文只是对熊春锦先生传统节气文化系列的部分摘录性评论,读者若想阅读先生讲课全文,敬请注册登陆“道德根文化园地”http://www.dedao.org/xueyuan/login/index.php,按要求进一步深入了解道德修身文化的全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38)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上善治水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8-01-07 18:01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