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知止”的认识
《大学》为四书之首,是古代道德教育的优秀篇章,细致看来,《大学》一书,对道德修养的次第性关系有很多论述,典型的就是八条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道修养渐进和深化过程的阐述。通常我们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最重要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才是核心和前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也是一种次第关系。
大学开篇之首说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道经》“昆成”章论述道时说到“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可见“大学”也就是“道学”,同时大又有高深、上乘之意。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旗帜鲜明的说明了上乘道学的三纲要,那就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这里重点想说明的是“止于至善”。止:《说文》曰:“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就是说“至善”是立足的根基,是道德修养的基础。
我们再来看看下一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而后有定”:定:本义:安定;安稳。有控制身心各种活动之义。定还有定向,坚定的目标之意。结合上句,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上乘的道学修养内容之一就是“知止”,明白自己生命、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并且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将至善之德的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这个认识要牢立于心,见之于行。这就是有了人生的价值追求,这样的人生就是道德人生。
人生历程中人们会经历生老病死苦、酸甜苦与辣等百变状态,并非恒定不变,价值观和人生观也会发生着变化,而一旦将至善的道德修养作为人生目标追求,那么百态人生,虽然纷繁复杂而凌乱,但只有围绕道德的才是真,生命中的一切都应该服务于至善的道德修养的进步。这也就是说,只有道德才是人的最高目标甚至唯一。舍此都非正途,都是虚妄,这也就是人生的定位。
“定而后能静”:静:安静、宁静;当然也就具有坦荡、从容之意。整句可以理解为:一旦将至善的道德修养作为人生的定向和目标追求,人就会变得心灵宁静,人生处事从容淡定,有点笑看风起云涌我自坦然的滋味了。也可以应对一句话“事急人不急,人急心不急”。看看我们日常中多少事是忙中出错,多少事是因急反生乱呢?!
反过来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那么“定而后能静”也就要求人们对不如意事以至善的道德修养为标准来判断、来看待,不限于琐碎事务和忧虑而坦然自若从容面对各种有利或不利,有害或无害等等。是否也就是老子说的“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呢?!
“静而后能安”: 安是指心中无私无欲的一种安然状态。一旦做到了人生观上的从容淡定,遇事责己,那么出现心地无私天地宽的无私无欲状态也就是自然。大公之心,众生之情油然而生,万物一体,物我无二,了无分别,那种安然的境界自现,心中无私天地宽的真情自然。
“安而后能虑”: 虑:《说文》:“谋思也。”处事谨慎精详。此句有反思反省、思考之意。达到了以上的定、静、安的道德修养状态后,也就会处事谨慎小心,不敢越僭道德的总原则,不敢逾越规范。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也就会高度符合自然规律,所思所想也会居于众生之心,没有了自己而只讲求奉献,也同于“以百姓之心为心”的要求。试想如果真的如此了,还有什么恶因的生成么?小心谨慎中就善待了众生还来不及,哪还敢伤害呢?
“虑而后能得”:“得”是得到之意,也就是对事物的感悟心得。通过前面几步的步步见验,思虑所得就是真得,至理之得。而这时的所思所想也超越了自身,更是对人生、对众生、对宇宙、对自然的思虑,其所得也是对其最本质的认识,那就是真理和至理。
世间有“心得体会”一词,是说“得”首先是心之得,再就是心得需要体会来完成。那么回头看看我们自己的所谓“心得体会”,有多少是基于“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样的步骤而“得”的呢?反思自己很多的“心得体会”纯粹是自己的胡思乱想,胡言乱语,满篇荒唐,没有多少是以“道德”、以“止于至善”来驾驭的。所以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上帝是在笑这个人又在谋思着小算盘,谋私者自身利益,因为是否“止于至善”是大原则,是最高遵循的法则。
“教育别人就是教育自己”,真得如此,为了预科班会,自己准备了一段发言,在老师的启发下稍微知道了正心诚意对预科的重要,发言时结合《大学》重点谈了上面一段文字的理解,说着说着,好像自己更明白了,写成文字就有了这篇,原对有缘者有所启发,同时也号召大家积极解读经典,写出“心得体会”,这样做实际是教育我们自己。浅薄认识,不对之处请指正批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