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院

老子学院 德道根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老子研究 >

中医的正确打开方式——天人合一与知行合

时间:2019-02-09 13:53来源:微信文章 作者:纪录中医 点击:
老子的《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 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它所阐述的 道和德的含义已经远远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 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 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

文章来源: 纪录中医的微信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6Wkqv4l8FFhKOwjziGwcyA

 
 

老子的《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它所阐述的“道”和“德”的含义已经远远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而“德”是“道”的基础。“道”和“德”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未知的力量?“道”和“德”与中医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

为了解开“道德”的秘密及其与中医的关系,“纪录中医”大型系列纪录片第一季《千年国医》摄制组采访了当代著名国学家、教育家、道医学家熊春锦先生。

熊春锦:当代著名国学家、教育家、道医学家。中华传统道德根文化倡导者,德慧智教育文化理念创始人,道医学修身养生实践导师,德国柏林道基金会创立人
 

访
 
应邀赴德教授中医
 

我到德国办学校教授中医,最初是应德国中医中药协会的邀请,作为省中医学院特邀的代表之一到德国来进行学术交流。在学术交流的过程当中,他们对中医的望闻问切以及中医人本身具有的强大能量,且能直接作用于患者,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于是就邀请我留在德国,把中国文化周参加完,另外还希望我可以在这里办一所学校,把真正的中医传授给德国人。

 

当时经过商议以后,就决定在德国成立一个学院,迄今为止,已经十多年了。整个德国社会对于中医,对于针灸,对于气功的认可是比较广泛的,他们更愿意接受这种接近自然生态的治疗办法,将自己体内的能量调集起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这十年来很有收获,也感觉中医在西方有一个非常广阔的交流天地,关键是看我们如何交流,如何进行文化活动。

美好的环境
中医的一些概念比较晦涩,但实际上中国的文化在西方并不陌生。他们几乎从16世纪开始就已经接受中国的阴阳、易学、中医方面的知识。他们对于医学的研究,有的甚至比我们中国人还要深,还要更贴近本质一些。由于他们对易经的认识,对医学的认识,他们对于阴阳学术包括气都很容易接受。对于气,他们既承认中国名称上的气,更把气看作是一种能量,所以把气和能量结合起来,他们也是非常容易接受的。

    

“阴阳”实际上就是一种两分法,它是“一”的一体两面,从中国的文化来说主要就是运动象数理论,用“数”来解释阴阳就是“二”,也可以用正负来表示。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两面性,对立的统一才构成事物的完整性。古人通过修身的方法,观察到万事万物都具有“阴阳”的属性,所以人们用“二”来做代表,“二”里面有一种动力。动力源产生了变化,才能够根据“二”的属性,演化出万事万物。这一点是被西方人接受和理解的,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二”去分析事物,更重要的是通过“二”去认识阴阳。然后就是接触道家的思想,深化到虚无生万有,用“一”来演化阴阳,然后用“三”来把握万事万物的生成,生、成、长、坏、灭这个过程。

“天人合一”才能获得“道生德养”的能量
 

道家“天”和“人”的关系,就像《黄帝内经》里“天之在我者德也”。就是说“天”对于人类来说,是德的品质,德的能量,因为“天”是无私无欲的,没有任何本体的私欲贪心以及有做有为。“人”实际上具备天的本质本性,只是有了后天的意识以后,才会背离了无欲无私和有为。所以道家学说讲究人体本身就是整个宇宙自然的缩影,称之为“天人合一观”。人只要把自己主观意识上不符合天道的基本杂质清理掉,就很容易跟天相通相感,并且获得能量。

太空
天的能量是一种德性的能量,即“德”或者“一”,也称为生物光。目前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解释,就是“德”是一种光态的能量,并且能够作用于人的细胞,引起一些良好的变化和作用。随着科学界这样的发现和认识,“天人合一”思想也逐步被现代人所接受和理解,并且能够主动的用古老的方法去获得“天”的能量。《黄帝内经》讲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就是说如果你主动去获取“天德”和“地气”的能量,那么这两种能量在体内运动起来,激荡变化,人就健康富有活力。

 

经过道家深刻的观察,发现了“道”和“德”的能量对人体生命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生之,而德畜之”,揭示了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都应该归结到“道生德养”上来。道德思想在整个中医体系里面,可以说是灵魂。

“道德”——人体内沉睡的良医   
 

 古人用道德来自我调解,因为“德”的生物光态是可以发挥创作作用的。德是光,而人体内有一般的,低品质的气。所以人类只要通过一定的修身方法,不仅可以使自己气的品质和质量都提升上来,而且还可以转化成光,或者直接从宇宙中接受光,将自己的“气”上升为“光”,也就是进入德医的状态,健康就更有保障。这主要是要通过新的放下,少一点执着,少一点妄想,少一点私心,少一点贪欲,那么这个目标就容易实现。


我们的祖先已经观察和认识到了,道德不仅仅是单一的品格,更是一种能量。但是目前物理科学暂时还无法进入这种能量场当中,把它转化成为我们自身的能量。但不能因为现在物理科学不能揭示它的本质,我们就认为它不存在,实际上现代科学是在逐步的认识到,这些东西都是客观存在的。

teaching
我近些年从医就发现,患者有一些共同的趋势,心理比原来更复杂了,情感也比以前脆弱易变了,他们本身应该具备的能量层级比原来降低了,所以对于自然界致病因素的抵御能力降低了。这也给我们一个提示,古人对于“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断,的确是生命健康的真理。在用药方面人们对于疾病过度的依赖医疗手段,而忽略了自我调节的功能,一方面加重了地球自然资源的损耗,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自己的自愈能力。如果大家都认识到,每个人体内都有医生,都能少一点对外在的依赖,多一点对自己体内最好医生的运用,那么健康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另外,我们的教育和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面提示每个人都注重自己自强自立自信,提升自己内在的能量和品格,这方面的文化教育影响也在大大减弱。如果把中医的方法和道家学说让更多的人知道,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面,我相信会大有裨益。

五志对疾病的影响
 

情志的疾病主要是五种情志,过极都会引起五脏的紊乱,这就意味着五脏的生理功能出现了功能性变化,时间长了,就会演化成为器质性病变。比如经常发怒的患者,就会气机淤滞,女性如果容易生闷气,也就是内怒,肝气郁结传于双乳,双乳就容易得乳腺炎,得乳腺纤维瘤,如果再不疏通,就会转化为乳腺癌。 

疾病都是一个层级一个层级来的。容易发怒有抗上压下现象的患者,比如家庭暴力,在单位不服气,对同事不满等等情绪都源于肝气不疏,而心又没有主动把它调节好,也没有足够的肾水把它滋养好。如果任其发展,就会产生病理方面的表现,心血管会逐步硬化。肾是主智的,思维判断正不正确,跟肾水是否充足有关。如果肾虚就容易惊恐,容易判断错误,头脑不清醒等现象都会产生。心是主礼仪的,礼是一种火,应该明亮,如果心不处在一种阳火,光明的状态,而处在一种阴火,乌云笼罩的状态,他的心就比较阴暗,就会导致整个五脏气机的紊乱,从而产生疾病。

 

情志活动是疾病的内在诱因产生的重要原因,再加上外感,那就不只会产生功能性病变,还会产生器质性的损坏,这样疾病就会越来越严重,还会相互制约和影响,传向宁静的脏腑,造成其他脏腑的损害和损坏。比如肝脏一旦有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心脏,所以易怒的人不止会患肝炎,肝硬化等疾病,还易患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脑血栓。

中医的内涵没有真正被打开
 

道家养生的核心理念是根据道和德的能量属性,以及人体精气神这三者的属性结合起来完成养生。用德的能量来进行精和气的调节和提升,这方面对中医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其中只是缺一个神字而已,主要集中在精和气方面,因为精和气这两大系统,直接跟人的生命体密切相关,而神则跟精神系统密切相关,所以古代的道家养生学说,对中医来说是一个指导。所以在这个方面,医生不仅仅需要完成修身明德的过程,更重要的,这种养生的理论又传向民间,使很多有识之士也同样掌握这些修身明德的方法。

道家讲究形和命一起练,一起提升,甚至进行改造再造和进化。中医主要是因为立足于健康恢复和治疗方面,所以一般讲究净化后再提升健康质量,而道家不仅仅要求净化,还要求再造,然后再进行品质上的净化,到达更高的层次和境界当中。道家学说的思想主要就是“炼形炼气,炼形化气,炼气成神”。这样的方法影响了中医,所以中医学习者主张保持自己体内的精气神充沛,这样你认识患者的疾病,掌握治愈运用的中药,运用中医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你才能够得心应手,那么对于患者来说,掌握了这些养生方法,你就能够很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法,获得良好的效果。

 

中医有中医的优势,西医有西医的优势。中医本身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医学,但由于受到了文化的制约,并没有把它的内涵真正打开。回顾历史,任何科学和学问都诞生在文化的基础上,医学也不例外。文化史有内求形式的文化和外求式的文化,西方文化基本上是眼耳鼻舌的外延式发展,整个中医是诞生在祖先们先内观再外化。2500年前的轴心时代,道家没有获得社会主流文化的地位,相反这个主流文化地位被儒家篡夺了,儒家完全是在左脑思维的程序上面发展起来的,它没有进右脑,没有思维的文化沉淀和积累,所以它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儒家虽然向道家学习,但是学习的也不完整,当年孔子问道,与老子弄不清楚,老子犹龙焉,觉得他见首不见尾,无法了解这个知识领域,他就有一点局限性。到了汉代就更加严重了,改良的把孔子的东西也丢了,就更不能继承道家的东西,但是他学又做大,成了主流文化,成了皇家的一种主导式文化。儒学成了主导文化以后,没有使道家的生命科学正常发展,可以说完全是为当官服务,追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去了。儒家后来基本上就是口头上修身,如何立于世间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如何光宗耀祖,如何为皇帝服务。所以这里面有层面上的差异,反映到文化上面,反映到医学上,限制了中医学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中医应回到中医的根本上去

中医有中医的长处,但是在历史发展上并不十分稳健,特别近百年来,中医受到了一种消灭式的取缔,而且将里面应当通过自己体内印证而获得真知的,比如对精、气、神的认识,全部都边远化和改造化。西医有西医的好处,但西医毕竟是一个实验科学,要靠反复的实验证伪和逻辑推理,是建立在左脑思维上的医学知识,它没有真正像中医那样,已经启动了右脑认知,来认识生命的系统,所以它具有片面性,它只是在不断失败当中,不断的总结当中完善自己。

light
到目前为止,可以说西医对人类的认识,还留在左脑认知的阶段,没有真正完整的进入右脑认知阶段,这是他的局限性,这两种医学是应该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整个西医的发展,可以说在智能认识生命方面,已经达到非常精细的阶段,比如苏联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包括经典诵读,合理的韵诵韵唱,都能改变自己的DNA,而不需要科学家在那里乱插仪器,搞移植。你只要按照特定的频率,就像太极学的频率去诵读一些东西,你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基因。 

 

我们的祖先早就发现了这点,老子早在2500年前就提出“道可道也”,这个“道”只要你发出声音来,就可以走进这个“道”,用这个“道”改变你的生命,获得健康。这说明古人早就已经提出来这个理论和方法,只是后人没办法解释。而西医的发展越来越精细,这种精细对于认识中医的本质是有好处的,这两者之间我觉得不应该互相排斥,而是要各自找到自己发展的根,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相互借鉴,共同找到一个最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医学,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不是现代国内提倡的中西医结合,我觉得那种结合是忘掉了自己祖先的一种结合,是盲目的接受西方西医知识的结合,这种结合是不成功的,因为它脱离了对中医本身的学习,没有回到根文化,没有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体验感悟,深化到对中医真正认识当中来。


(责任编辑:海底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