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熊春锦 关于人之初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这个问题,西方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是带着恶的。这个结论,实际上是片面的,是不完整的,他们是根据《圣经》当中的记录提纯出来的,而不是原生态的大智慧的完整结论,只是结论的一部分。 这个东西,在中国的儒学里面有一个论点,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这论点诞生于哪里呢?它是诞生于智能文明时期。我曾经把人类文明的状态,分为两个阶段,就是2500以前的那个轴心时代,以伏羲、黄帝和老子为代表,这区间是大慧大智同运的文明时代,叫做慧性文明期。而2500年时空转换后,人类迅速跌入了无法主动开启右脑慧性非要接受一定的方法介绍内部的求证,“修之身,其德乃真”,要在体内先修证,才能重新开启右脑的生理功能,而这个开启方法,恰巧又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学会的,所以就进入了一个智能文明的时代。 在智能文明时代,就对人本性的认识,就存在着局限性。比如说,亚里斯多德跟随自己的老师柏拉图学习了二十年,就是开启不了慧性。他就是难以理解自己的老师,站在那里,闭着眼睛,几个小时都纹丝不动,他体悟不到其中的意境。其他学生,也有人模仿老师,闭着眼睛站在那里,摇头晃脑,也不知道是否深入进去了。但是,亚里斯多德是一个诚实的人,从这个方向学习不到,于是就另辟蹊径,开辟了早期的逻辑推理和实验证伪的方法,所以他也留下了一句名言,就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有人认为,这是他对自己老师的背叛,实际上不是,而是他是想通过另外一个角度,来证 但是,由于西方在柏拉图这个时代,在他们这个时期,没有系统的内证方法,不像中国道家拥有完整的修身内证方法,而他们没有,他们常常是带着先天的本慧,在放松之后,就直接闯入了先天状态中。这一点,我在西方遇到了很多这类人,不管是民间自己组织,还是官方重视,这类人的确是很多的。他们的慧性就停留在某个阶段,不像道家可以按照次第提升。比如《大学》,它不是儒家经典,而是道家经典,《大学》里分了十六个层次,叫“十六次第内求法”。而西方就没有这些东西,所以他们对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就出现了片面认识。 通俗地讲:人来到世间,是一手提福,一手提罪;是一手提善,一手提恶。上天给每一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就看自己是积福消罪还是造恶消福,善恶是同时携带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揭开人的灵光以后,就会发现存在着沙河罪业。自己往世的杀生,给我们这一辈子带来了疾病;祖父祖母杀生,也给自己带来疾病和命运的坎坷。这到底是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而往世修来的福德,又是自己这一辈子能够堂堂正正、顺顺利利地在事业上前进的一个动力和基础。如果缺乏这个福德,那么就会困厄连连,难以迈过人生道路上众多的坎坷。福德积累越厚重,积淀得越丰富,造就自己人生的成果,也就会越丰厚。所以,人来到人世间,要认清自己有福德带来,也有罪恶带来,应当珍惜难得的人生,主动去减罪积福。 今生,是靠前生和历世积累而写就的一个剧本。这个剧本,在今生中只有修才能改,不修就不能改,所以说,人的命运是可以修改的。因为人是一手提善、一手提恶来到人间,如果发扬这个善、修改这个恶,那么这个剧本就会发生变化。 虽然人生轨迹也有定数,但是这个定数,也可以被大善、大正、大德所改变,因为大善、大正、大德可以感天动地,所产生的能量,能够修证一些坎坎坷坷,能够修改自己生命的曲线。这方面的案例,相应的历史故事比较多。 这是一个正确的人生表现,可能有的人不相信,但是现实中这种情况很多。比如八十年代,政策一开放,大家都下海经商,胆子小的人不敢。80年代发财的人有一个共性特点,就是胆子要够大,就会挖到第一桶金。挖到这第一桶金的人,都是受过罪的人。比如农村地主的后代,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了严厉打击的这批人的年轻后代,上山下乡不能回城的这篇倒游的这批人,他们的胆子都够大,因为没有后顾之忧。像在机关里有工作的,在工厂里有铁饭碗的,一般不敢下海。所以,这点机遇就是给他们带来了第一桶金,但是这部分人他们有这份福,拥有这个机遇。我说,这跟他们祖上的福德有关,比如地富反坏右,因为社会强行地切断了他们家族和家庭福德的继续展开,中途使用硬性的方法终止了他们子孙的福报,福荫三代,这是真理。福德,是可以荫蔽三代的。即使中途被人为掐断,也不会消失。一有机遇,还是要返还给他们的。所以,在改革开放以后,有部分就马上尝到了这个甜头。当他们挖到这桶金以后,产生了新的福报之果,但是如果不正确把握这个福报,到现在就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踪迹了。为什么呢?那个时候我也接触过这部分人,也进行过深入调查和了解。在武汉有个汉正街,就这个福报问题,我曾深入了解过,也交了很多的朋友,了解他们父母的状态、身份和他们自己几十年来商海中的艰难困苦,说起来都觉得很苦,但是这个福报也给他们了。 很多人获得这个福报以后,他们却吃喝嫖赌抽,很快就败下来了,那怕他们积攒上千万、几百万,那个时候这个数目也很吓人,很快就被他们自己所毁掉了。所以人生需要用一个“德”字,来制约和规范自己,才能够真正去消罪增福。惜福惜福,要珍惜所获得的福,把这个福回报给人间。我特别欣赏中国历史上那些真正懂得道的商人,比如范蠡,三聚三散,他三次把财富聚集起来,然后又三次撒给社会,将其反馈给社会了。这样,他的财富就活起来了,个人不进行拥有,自己的福就还保持着动态平衡。财富也是个能量流,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它实际上是世间有相物质构成的一个能量载体,用之善则善,用之恶则恶。因为在道学和佛学当中有一个观点,当能超越视觉制约的时候,就是能量的平台,而且这个观点,已经被现代高科技物理学所接受和运用,并且认识到,世界就是能量流。只是有相的东西,把我们的双眼迷惑住了,也难以突破时间和空间,认识到整个世界是能量的流动形态。 所以,在福报和罪恶这两者之间,我们应当整体把握,这个“一”分解开来就是“二”。老子说:“吾患有吾身”,如果说没有这个身体,我们就解脱了。所以,一旦有了这个身,肯定就是“二”,那么就有善有恶,要把握住多积善,清除恶,那么就会是一个完美的人生,就不会再恶性循环,不会在因果链里始终滚动。起码来说,积累的善越多、恶越少,因果链对自己的制约,就会越小。否则,就会在佛家所说的六道轮回里困难不休。 这方面,我也曾写过一些很细致的文章,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看。 (转自道德知音,熊先生在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