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院

老子学院 德道根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老子研究 >

知我者希,则我贵矣!

时间:2011-03-19 23:10来源:今日玉环 作者:徐春法 点击:
知我者希,则我贵矣! 试论老子《德道经》的基本问题、当代价值和修习方法(上 ) ■ 徐春法/文 【编者按】 老子,中国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开创的道德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高峰之一,影响百家,滋润文脉,光耀环宇,魅力独绝。3月19日(农历二月十五)是老

知我者希,则我贵矣!

——试论老子《德道经》的基本问题、当代价值和修习方法(上


 

 ■徐春法/文
  【编者按】
  老子,中国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开创的“道德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高峰之一,影响百家,滋润文脉,光耀环宇,魅力独绝。3月19日(农历二月十五)是老子诞辰2582年,老子圣诞曾被唐朝政府所确认,唐玄宗诏为玄元节,唐武宗又敕为降圣节,并作为全国性休假日,世界道教徒将其作为道教节,当今各种世界性的老子和其思想的纪念、研讨活动层出不穷,“老子热”已经是中华文化在全世界激荡的一个经典浪潮。道行天下和谐春,振兴中华当今事。
  为了纪念老子,发扬中华道德文化,焕发老学中闪光的思想,本刊特分三期发表老子研究学者、台州市道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徐春法学仁的最新专题文章,以馈读者。
  老子在《德道经》中有句很感人的话:“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意思说,真正知道我的人真是稀少,而知道我又能效法我的人是多么可贵啊!2500多年来,真正认识、欣赏,进而认同、参悟,最终明德、证道的有几人?老子的感慨发在当年,老子的遗憾今天需要由大德、上士告慰。修养学习老子其人其书其道,还需要从走进老子的心灵世界,了解《德道经》的精神内涵,掌握开启“众眇之门”的修习方法。
  三问:
  1、老子是谁?
  2、老子留下什么?
  3、为什么应该是《德道经》而不是《道德经》?
  一、从民俗野史中寻找答案
  老子是谁? 据《庄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先秦时期的典籍记载,战国时代,对老子就是老聃,不存怀疑。对老子的怀疑始于汉朝,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提到老子时认为可能指三个人,或是李耳(字伯阳、谥曰聃),或是老莱子、太史儋。这一下使老子其人如坠五里雾中,难识庐山真面目,造成了两千年的疑案。
  “礼失求诸野”、“中国失礼,求之四夷”在中原失去了龙的踪迹,道的身影,我们还可以从民俗学、民族学的角度进行一些探索。
  学者唐兰认为:老子并不姓李而是姓老,老聃就是老子。郭沫若同意唐兰之说 ,高亨指出:“余谓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所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也。”他提出四条证据加以证明:第一,“古有老姓而无李姓”,并指出春秋时代二百四十年间无姓李者;第二,“古人姓氏多本字,借同音字为之。所借各异,故一姓往往歧为数姓……故老之变李亦语然而转。”就是说老变为李是通过假借字形成的;第三,“古韵老属幽部,李属之部,二部音近,古或不分”;第四,最能说明问题的是这样的证据:“周秦旧籍,若庄、荀、韩非、吕览、礼记、国策等,于孔墨大师皆举其姓,独于老子则称老聃而不称李聃,称老子而不称李子,明见老子原姓老矣。”这四条证据,特别是最后一条证据,与唐兰观点一致。诸子百家各有其姓,孔子姓孔,孟子姓孟,墨子姓墨,杨子姓杨,庄子姓庄,荀子姓荀。唯独老子给他姓李,此与当时姓氏规律不符。可以看出,学术界倾向老子姓“老”,或认“李”系“老”之音转。
  从民俗学等方面看。古时对民族称谓有“东夷、西戎、北狄、南蛮”的区分。西戎包括了羌,他们居住在我国西北甘肃、青海高原等地,其中一部分迁徙到西南地区,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到现今的彝、白、纳西、哈尼、土家等族。云南蛮人呼虎为罗罗,译成汉文时有把“罗”写成“老、牢、喇、勒、李”的。彝族不少人直至今天仍取名为“罗罗”,意思就是虎。“老”是虎的彝语音转,而“李”也是罗、牢、喇的音转。明朝徐霞客在游历今贵州时记有:“其地东南为慕役长官司,李姓。东北为顶营长官司,罗姓。”(《徐霞客游记》卷四下)徐霞客其实不知,李姓、罗姓是翻成汉姓的不同,在彝姓原是一家,罗即李、李即罗。正像老即李,李即老是一样的,可此可知老子为什么又姓了李。同时也推测“老聃”原是“喇(罗)他”的音转,老聃即虎族首领。至于李耳之名,在楚国故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土家族,其语言亦属汉藏语系彝语文,他们虎为李(也就是罗),方言称虎为狸儿,狸儿可转为李耳。可见李耳也就是虎。由此我们得知,老聃有可能是虎族首领,老有时写为李。这样,我们对《史记》中记载的“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聃”就有另一种思路的理解。
  如果老子就是彝族南下先人,那么据此理解老子出关,教化边民,其传道在语言上就没有障碍,也更容易理解老子选择隐归故里的最终归宿。由于尚无他证,此仅为老子研究的推测。
  二、落叶归根还是道隐无名
  老子留下什么? 《史记》有“老子,隐君子也”,“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韩非列传》)这段文字中,有几个问题历史上就在争论。
  1、老子出何关而去?司马贞《史记索隐》:“李尤函谷关铭云:‘尹喜要老子留作二篇’。崔浩以尹喜又为散关令,是也。”可见《索隐》有二说,一认老子出函谷关,一认老子出大散关。实际上老子“西游”经过的关隘可能不是一个。《庄子·寓言》:“老聃西游于秦”可能是经过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灵宝西南);其后又经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是川陕孔道),这是老子隐居时所出的关隘,正是现今彝族等民族的先民所居之地。就此“莫知其所终”。
  2,老子最后的归宿是什么?东汉末年流传“老子入夷狄为浮屠”,东晋王浮《老子化胡经》所谓“西游化胡成佛”,“为浮屠,成佛”难以在学术上成立,“老子教化夷狄”,“西游化胡人”却是完全可能的。我们从上面的论证,可以推测为:老子是出关回到他的故乡,至今云南昆明附近彝族还说彝族文字“是老子赐予的”这样。
  由于边地遥远,以及老子隐入乡里,老子出关后的史料司马迁并没有掌握。周景王时,老子“身在柱下,无所不观”,学养深厚,声名远播。周景王死,王子中的朝与匄争位,老子弃官携子西行。根据有关史料、实物和民间祭祀风俗可以推断出,她出函谷关,过散关,入甘肃,经游天水、陇西、临洮、兰州、酒泉等地后,又回到陇西邑,落户临洮。他传授内修之道,当地老人们柱杖而来,康健后弃杖而去,有“遁老于斯排仙杖”的盛况;他用臭椿木将周代的游戏“六博”改成“五木”,还创编“围茅坑”、“走方”、“下四码”等戏艺教给儿童;他用当地草药为民治病,改良野生果种,驯养山雉和梅花鹿,收养野蜂等,留下大量典故和传说。老子最终在临洮东山“飞升”。临洮县岳麓山至今还有超然台、说经台、飞升崖、文锋塔(又名“笔锋塔”相传为老子写经插笔的地方)等与老子有关的遗迹。老子子嗣在此繁衍生息。唐太宗李世民所修《氏族志》称:“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后世天下李氏都称老子为李姓“太上始祖”。
  三、《德道经》的排序更符合本意 
  为什么应该是《德道经》而不是《道德经》?八卦分为内外卦或者上下卦,《易经》也分为上下篇,道家的著作通常称内外篇。那么究竟老子的上下篇各说什么?有什么排列顺序呢?
  1、德前道后有先例。众所周知,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发掘出来时,有甲、乙两个版本,其章节编排形式都是“德论”在前“道论”在后,同先秦时期韩非子写《喻老》《解老》时所引用的章节秩序相同,汉代张道陵《老子想尔注》虽保留已不完整,但可以看出其以“道经”为后。汉代以后的通行本《老子》已将“德篇”和“道篇”的编排形式改编成了“道篇”前而“德篇”后的编排形式。这就违背了老子“循德归道”的本意。传世本《老子》(即通行本《道德经》)历经二千馀年的流传、整理与诠释,由于自唐宋以后各种版本的展转传抄,彼此承讹袭谬,一些文人凭自己的主观意识任意窜改,这就从根本上错解了老子教导人修德修心,由德进道,返朴归真的本愿。
  2、“循德归道”是黄老学说的宗旨。《黄帝四经》在马王堆帛书中与《老子》乙本合抄一卷,并且位于《老子》前,可见黄帝老子合称“黄老”的事实,印证汉初确切遵循黄老思想。从当时同时存在甲本与乙本两种不同版本也可以看出,当时对秦代流传下来的版本,未敢修润与取舍,而是同时恭录传诵。此现象也可见文景之治时期,社会上对《老子》学说敬畏慎重的程度。根据我个人的研究,《黄帝四经》的前三经中,《经法》、《十大经》、《称》言不离德,而最后第四经《道原》推究道的本原、性质和作用,几乎是《德道经》道篇“观眇”章的翻版。可见老子在继承发扬黄帝学说时,也有个不易的脉络,先论德在道中的地位和朴散后的名状,再论道在德先“迥同大虚”的原理。甚至其末段的“授之以其名,而万物自定”一句,与《德道经》最后一句“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何其相似!再者《德道经》思想与《庄子.天下篇》的“内圣外王”本质一致的,内圣——德一未散的修养,先修德;外王——道治天下的实践,再体道。
  3、重德思想是周代立国根本。从三皇五帝的道德治世时代陨落,天下为道、天下为德、天下为公转入天下为家时代。从夏代家天下开始,在宣扬统治权力的正当性上,统治者就自行代替天道发号施令,名义上寻求“天”的护佑,所谓“受命于天”,“天讨天罚”。商取代夏的时候,统治者强调的是相近的理由——秉承“天命”。到了周公提出了“以德配天”的重要思想。老子清晰地了解人类离道失德的总规律,并深刻地洞察到天道失落的原因在于人们淳厚的上德朴散为“仁义礼智信”五德,所以他阐述以德为途径回归大道家园,把德篇排在前面既是复原道德社会的根本途径,也符合周代立国的“以德配天”精神,这样的排序符合当时的历史现实,也契合老子的心意。
  四、以帛为考的《德道经》更具价值
  1、帛书《老子》的尊贵性。翻开《后汉书·礼义志》,从西汉起始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当时用最高档的物品殉葬陪葬,这种陪葬风气一直延续到了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才告终止。尤其是帛书《老子》,在当时造纸术还没有产生时,帛书可以说是最高档的一种编织物。由此可见,能将《老子》一书写在最高档的帛织品上,是一件极为庄严神圣的事情,所选的经文版本必定是最真实、最可靠的,书写者也必然是当时最有学术造诣的书家名流。这一点从帛书《老子》的书法艺术上明显可以窥见。出土文献未经后人增删、修改,而传世文献常因天灾被毁、人祸被改。在《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一节,人们对樊哙能否一口喝下“斗卮酒”表示怀疑。因为在他们看来,容量大到一斗的酒杯是不可能有的。马王堆汉墓简帛就记载并保留着“斗卮”这种器物。原来,秦汉时的一斗只相当于现在的二升左右,斗卮相当二升的啤酒杯,饮之不难。
  2、帛书《老子》的合道性。帛书不仅解决传世其他经典的错误之处,也力证了通行本《老子》的诸多差错。《德道经》全文中的“恒”字,为了避汉帝刘恒的名讳而改成“常”字。在战国楚竹书中有《恒先》,全篇13支竹简,保存完好。开篇中“恒”有7字之多。《道原》篇首“恒先之初,迥同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关于“恒”,帛书和楚简中多见,如恒先、恒一、恒常、恒事、恒位、恒常,说明“恒”与“常”不通用。老子一文的“恒”字被篡改为“常”字,是由于学术屈服于皇权淫威的结果。通行本中的谬误以及背离老子道德思想的地方还有许多,这里就不一一枚举。 

  3、《德道经》的科学性。老子深明无为清净之道,所以不在文字上人为雕琢,不泥文采而自成天真。三国王弼的通行本修润造作过多,偏离老子原貌也最为深远。但通行本不失是精美的文化版老子,所以通行而无碍,以帛书本老子为蓝本的古校本确实是古色古香的源头活水,精华所在,周行而不殆,独立而不改,我们可以品位出地道的西周民间口语,品位出浓郁的楚国文风。这是真实的老子心跳!王本是提炼性的文学本,六朝文体明显。古本是原生态的自然色,正如老子所言:“两者同出,异名同谓”。《德道经》和《道德经》两个版本同出于老子,名称不同而源头归一。

【转】http://www.jryh.com.cn/html/2011-03/18/content_7_1.htm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80)
98.8%
踩一下
(1)
1.2%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