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院

老子学院 德道根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老子研究 >

德、慧与创造力

时间:2008-12-22 22:02来源:老子学院 作者:闻渊 点击:
德、慧与创造力 闻 渊 在《康德传》([苏联]阿尔森古留加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中有这样一段表述: 康德能够在伏尔泰(他曾为著名的《百科全书》写过关于想象力这个条目)那里读到某些极重要的东西。在应用数学中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阿基米德的想象力并不比荷马
德、慧与创造力
 
 
在《康德传》([苏联]阿尔森·古留加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中有这样一段表述:
康德能够在伏尔泰(他曾为著名的《百科全书》写过关于想象力这个条目)那里读到某些极重要的东西。“在应用数学中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阿基米德的想象力并不比荷马的想象力差”,伏尔泰曾这样断言。(注:这是说,文学需要想象力,数学也需要想象力,这个想象力实际上就是创造力,只是语言表述的不同罢了。)
那么现代学者们对这个问题又是怎么想的呢?在我们面前有一本著名的法国数学家让·阿达马尔的书《数学领域中发明过程的心理学研究》(莫斯科,“苏维埃无线电”出版社,1970年版)。该书附有一位更加著名的数学家昂利·彭加勒的一篇文章:《数学创造》。阿达马尔并不隐瞒他的思想是从哪里吸取来的。在这里所指的是科学创造过程可以相对地分为酝酿、潜伏、恍然大悟、完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是意识的活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是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科学发现的中心环节原来是与不受控制的心理活动相联系的。恍然大悟有时是在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减弱或完全被排出的时刻开始的。
这绝不意味着发现就其本性来说是偶然的。只有科学家的高度发达的意识才能创造“启发式的情势”,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新的资料上面,才能觉察到这些新的资料与现存的理论的矛盾。只有意识才能提出问题,才能给探索提供总的方向。但是下一步会怎么样呢?开始发挥作用的人是完全另一种思维形式,而不是那种惯性的、同适合交流思想需要的、用符号体系加以精确记述的有关的思维形式。创造性的思维要求有更灵活的形式。·阿达马尔断言:“当我思考的时候,我脑子里根本不用词句”,他用“无定形的痕迹”这个术语来代替词句。昂利·彭加勒建议把无意识的诸成分想象为某种“原子”,这些原子在脑力劳动开始之前处于不动状态之中,他们仿佛是“被粘在墙上”,他对这种粗俗的类比表示歉意。那种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上去的最初的有意识的活动使这些原子产生运动。尔后,只有意识才有休息的机会,对于无意识的思想过程来说,这里所说的休息只是一种似是而非的东西,而下意识的“原子”活动,在没有找到解决方法之前则是不会停止的。“我们按照我们的意志给原子一个刺激之后,原子就再也不能返回它们那原初的不动状态中去。它们自由自在地继续跳它们的舞。创造——这意味着抛弃那些不合适的方案进行选择,而无意识的选择则是按科学的美感来进行的。彭加勒郑重其事的声称:“谁没有这种美感。谁就任何时候也不会成为真正的发明家。”
现在我们再回到康德上面来。在他的著作中是找不到“无意识的”这个术语的。可是我们在前一章中曾请读者记住另一个术语——“模糊观念”,它在1764年的征文比赛的著作中已谈到过了。下面就是从康德的草稿中摘出来的一段意味深长的札记。“知性在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其作用最大,——模糊概念要比清晰概念更富有表现力。道德。只有把它们弄清楚。思想的助产婆。在模糊中能够产生知性和理性的各种活动。——美应当是不可言传的东西。我们并不总是能够用语言表达我们所想的东西。”——那么在康德与阿达马尔—彭加勒之间的相似之处则是十分惊人的。现代启发法所研究的那些问题,康德早就认真考虑过了。
以上表述,典型的对科学创造上及发明创造的思维过程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探索,认为:“科学创造过程可以相对地分为酝酿、潜伏、恍然大悟、完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是意识的活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是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科学发现的中心环节原来是与不受控制的心理活动相联系的。恍然大悟有时是在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减弱或完全被排出的时刻开始的。”以及“知性在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其作用最大,——模糊概念要比清晰概念更富有表现力。道德。只有把它们弄清楚。思想的助产婆。在模糊中能够产生知性和理性的各种活动。——美应当是不可言传的东西。我们并不总是能够用语言表达我们所想的东西。”
众所周知,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过程是这样的:
1869年2月,它关系到化学王国的宪法──元素周期律。当时已经发现了63种元素,科学家无可避免地要想到,自然界是否存在某种规律,使元素能够有序地分门别类、各得其所?35岁的化学教授门捷列夫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在疲倦中进入了梦乡。
  在梦里他看到一张表,元素们纷纷落在合适的格子里。醒来后他立刻记下了这个表的设计理念: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门捷列夫在他的表里为未知元素留下了空位,在随后的几年中,门捷列夫预言的11种元素陆续被发现,乖乖地住进他的元素周期表,特别是后来发现的氦、氖、氩、氪、氙和氡又给元素周期表增加了新的一族,各种性质与他的预言惊人地吻合。元素世界一目了然,它就像一幅大地图,以后化学的研究就全靠这幅指南图了。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过程,关键环节的这个“梦”,这种创造思维就是处于彭加勒所指出的科学创造过程可以相对地分为酝酿、潜伏、恍然大悟、完成四个阶段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所谓的“是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和“不受控制的心理活动”阶段,是在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减弱或完全被排出的时刻开始的。同样也是康德所说的“模糊观念”的阶段。他们都是创造思维阶段,是真正的发明创造的必然环节。
在熊春锦先生的《国学道德经典导读》中有以下的认识:
智:意识,智识,禀性意识,习性意识,为学日益,正念。五谷之气养智。
慧:思识,慧识,灵感思维,潜在意识,为道日损,正觉。五德能量养神。
我们再对照以上彭加勒的《数学创造》中说到的科学创造过程的四阶段,似乎可以这样划分:其所说的第一和第四阶段,也就是酝酿和完成阶段属于“智”的范畴;第二和第三阶段,也就是潜伏和恍然大悟阶段属于“慧”的范畴。所以“慧”和发明创造密切相关,真正的发明创造对“慧”的阶段不可逾越。
爱因斯坦也早就断言,创造并非逻辑推理的结果。天才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天才的名言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
所以,要增强个人和民族的科学创造力水平,不能只是看到西方结果性的“逻辑推理,实验证伪”,同时需要承认“慧”,承认直觉、灵感以及潜意识,而不可封闭或排斥甚至打击。
在前面引用康德的话中“知性在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其作用最大,——模糊概念要比清晰概念更富有表现力。道德。只有把它们弄清楚。思想的助产婆。在模糊中能够产生知性和理性的各种活动。——美应当是不可言传的东西。我们并不总是能够用语言表达我们所想的东西。”这里提到了“道德。只有把它们弄清楚。思想的助产婆。在模糊中能够产生知性和理性的各种活动。”比较遗憾,没有看到作品的原著,这里的表述有点不清楚,也许是原文的缺失吧,不过至少点到了“道德”一词,似乎还可以看到“道德”是“思想的助产婆”这层关系,那可就太有趣了,因为熊春锦先生的《国学道德经典导读》倡导的“德慧智”教育理念指出:“‘德慧智三个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德,是指道德品格与道德能量。上善的道德能量,既是科学创造力的源泉与动力,又是生命慧识和智识的最佳营养。只有道德才是高质量培育、滋养慧识生成和迸发科学创造力的上善能量。德的品格性形成和德性能量的充分获得,是精神系统获得圆满发育成长的基础,是慧识与智识同步开发提升的前提和根本,是科学创造力产生的源泉。”
所以创造力的产生以“慧”为直接要素,而“德”是能量源泉。并且“德”的品格保证和能量支撑是“慧”稳定产生和“智”的同步提升的保障。《庄子·养生主》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殆:危险)这段话的第一句估计大家都知道,可后面两句又有几人知晓,以有限的生命去追寻无限的知,那可是危险的;固守自己的知,就已经处在危险的境地了。这里对智和慧也就有了明确的判断,教人们不要只是“为学日益”的求知,更要把握“慧”的自然真理的真知,那可是“为道日损”的过程,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去私、去欲的学问,需要“德”去驾驭。
“德慧智”教育理念讲:“教人修德,以德养慧;慧智双运,培贤育圣。”大智慧的产生,慧智双运圣级人才的诞生与健康成长,全民族科学创造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德”的个人和社会整体的品格再造和能量提升。期盼民族昌盛,社会繁荣,国泰民安以及符合天道自然规律的高科技的文明出现,唯有“德慧智”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的真实落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69)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