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院

老子学院 德道根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 主页 > 道医学 > 道医实践 >

《道医学》读后感

时间:2009-07-10 21:53来源:老子学院 作者:绿柳 点击:
《道医学》读后感 向往苍穹 (一)道德为本 一个月前从网上看到《道医学》出版的消息,于是到书店买了一本。一、阅读过程中的第一印象就是道德两个字贯穿《道医学》的始终,道德是《道医学》的基础,是《道医学》对生命科学认识的出发点。 1 、《道医学》是诞生于中华

《道医学》读后感

(一)——道德为本

一个月前从网上看到《道医学》出版的消息,于是到书店买了一本。一、阅读过程中的第一印象就是‘道德’两个字贯穿《道医学》的始终,“道德”是《道医学》的基础,是《道医学》对生命科学认识的出发点。

1、《道医学》是诞生于中华道德根文化,道德根文化是指伏羲、黄帝、和老子所创造的,其代表作分别为《易经》《黄帝四经》《黄帝内经》《老子德道经》。

2、天地万物包括人都是道德所化生,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德是宇宙生成和万物生成的根本物质,“德”畜养着人体的精气神,是生命的本质所在,所谓“道生之,而德畜之”。

3、德具有品格性和能量性,可分为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分别对应于人体的肝肺心肾和脾五大系统,五种德性的能量的多寡决定着相应系统的健康状态,及易患疾病,对应着相应的品格特征。

4、道德是人的精神食粮,而五谷只能营养人的肉体。即《黄帝内经》所说的“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簿而生者也。”

5、道德的离失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人类由于离道失德而不能与大自然同频共率,继而破坏生态平衡,私心贪欲蜂起,大量消耗体内的精气神,消耗人体的“正气”,而产生各种疾病。

以上几点粗浅的认识,只是通过阅读对《道医学》之后的一部分认识,看许多争论那么多,故就发上来与大家交流。

 

(二)——道医中医与西医

 

常说的是中医与西医,而道医学以前还真没听说过。就目前的医学学习而言,学西医的可以不学中医,甚至完全不理采中医;而学中医的必须要学习西医。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甚至在中医院校任职的老师,有许多都不相信中医,不懂中医,甚至大呼受骗上当。临床上各中医医院真正用中医疗法看病的能占多大比例?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挂着中医的牌子行西医之道。不过看看中医界的真正的专家教授们,民间真正掌握中医的老师们,他们治病的确远胜于西医。

西医借助于各种仪器研究人体,都是能看的见摸的着的,中医讲阴阳五行气血阴阳经络等,让普通老百姓有点找不着北。西医的学习一般是一学就会,中医没有相当有古文基础和天赋想就会不大现实的。

西医在中国的发展史才不过几百年,而中医却是几千年。西医有各种仪器,各种解剖。而中医的历史却没有那些仪器,那么对于经络奇经八脉及人体各脏俯是如何知道的呢?

中医的鼻祖是《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而下有《伤寒论》再往下就越来越多,但都不超《内》《难》《伤寒》。中医的基础理论几乎都是由这些经典上而来的。

 

道医是什么?通过读熊先生的《道医学》才知道,它的历史要远远的早于中医,是从人类始祖伏羲就产生的一门医学,《黄帝内经》的作者其实本身是道医学的继承者,并对道医学的部分内容做了文字性的总结,为传统中医奠定了基础。其中以于经络等的记载就是总结了道医学对于人体慧观的结果。

《道医学》其实是函盖了中医学的,二者是母与子的关系。其实通过对《道医学》的学习是能最大程度的提高中医的水平和认知的。

 

(三)——道

 

面对“医学”可能并不陌生,“道”这个字也并不陌生。但将这三个字一组合,我们首先能联想到的是什么呢?道教医学?装鬼弄神、招摇撞骗的道土?还是离家出走,不闻事世,隐身深山,抛弃父母妻子儿女的出家人?真是这样吗?

 

字典中对道的解释:

◎ 路,方向,途径:~路。铁~。志同~合。

◎ 指法则、规律:~理。~德。~义。得~多助,失~寡助。

◎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学。传~。修~。

◎ 方法,办法,技术:门~。医~。

◎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观(guàn )。~士。~姑。~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门。一贯~。

◎ 说,讲:~白。常言~。能说会~。

◎ 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 线条:铅笔~儿。

◎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 量词:一~大河。两~门。上三~漆。

◎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从以上可见各行各业皆有“道”。

 

《道医学》中的道是什么样的呢?

1、历史渊源于中化道德文化系统:中华道德文化系统包括道、释、儒三大分支,其中以道学最为历史攸久,远塑于上古人纪时代,道德文化系统是生命真相的探索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和脊梁。道医学源自于伏羲黄老学说,在2500年前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传统医学系统,其代表作以现存的《黄帝内经》最具有代表性。《黄帝内经》是古代修身者在“恬淡虚无、正气内存”下对生命真相全面深刻地进行慧观内视以及研究人与自然辩证关系成果的部分记录。

 

2、道德是生命的本质:“道生之,而德畜之”道生万物,而德养万物,人也在其中。德和道是人的本源,德一畜养着人体的精炁神。《黄帝内经》中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簿而生者也”明确指出天德能量是人体精神系统的食粮。而德是由道所化生的。

 

3、道德是医学的灵魂:医学界的道德观随着人类离道失德的大浊流迅速下滑,医德丧失,唯利是图,医者仁心的丢失,医患关系紧张正逐步凸显。人类的健康,由于心灵的扭曲,疾病也随着德性的丧失而使病种、病情越来越复杂,人体内五德的凿丧和内五行动态平衡的破坏使病种越来越多,病变更加错综复杂。医是道与德的外化外显性的科学,其中富含的是仁德,是佛性的慈悲,道性的仁爱。医者仁心,习医者要想真正掌握好医技,必须遵循自然道德的必然法则,重德修德、守德、行德、积德。

 

4、《道医学》对人体生理做出了比中医更深更广的阐述和揭示。独创三元(源)论。涵盖了中医学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等的全部内容。

 

5、《道医学》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远比中医广泛。除了三元(源)论基础上的内因、外因外,还提出了疾病的本因。

 

历来都存在着正道、邪道、旁门左道,那些个歪道、邪道、旁门之流也一直在混淆视听,打着正道的幌子招摇撞骗,不但害人也害己,有人用历史和现实中这些丑陋的现象来理解来理解《道医学》实在不可思议。

中医也不是大有骗子在吗,现实中有多少人被假中医、被昧着良心只认钱财的中医害苦了,甚至搭上了性命还不知。中医确实是好,而且比西医高明少知多少倍,但有几人真正继承了中医的精髓,特别是大批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有多少人走进校门就大呼上当,有多少挂中医之名而大行西医之道、宣扬中医是伪科学、中医无用论,有多少诚信中医的患者被这些个“中医”们骗的死去活来???!!!呜呼,无怪乎中医发展举步唯坚。

中医与西医之争也有几百年了,中医还差点遭受了西医的灭顶之灾,到现在中医也学会了西医的那套科学方法,拿小老鼠做试验了,以中医现代化这名大搞中医西医化。西医是很“现实”的,肉眼看不见的东西绝对不信,什么阴阳五行、气啦,正气啦、邪气啦、寒啦、热啦、五运六气啦,都是些看不着的东西。中医看西医却是很简单的事情,您的那些需要研究来研究去的一点结论,俺老祖宗早就知道了,而且不知要比您们高明多少呢,你们要达到我们的祖宗的水平还早着呢。一个经络存在于否的争论就持续了几十年,虽然人体经络感传的试验成功和辉光仪的出现证明了经络存在的无可辨驳性,但那也只是发现了一点皮毛而己。

中医之道与西医之道其实是没有必要争论的,因为其建立的基础体系是完全不一样的,研究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对生命认识的层面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医与道医却是一脉相承的,都源自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之中,只是研究的范围不同而已,中医之祖的《黄帝内经》是中华文化中法道文化创造者黄帝的著之一(其著作现存还有《黄帝四经》),其记录的只是中华文化系统对人生生命认识的一部分。中医与道医是不必相争的,道医中涵盖了中医的内容,是中医学习的补充。

 

《道医学》不是道教医学,更不是旁门左道之流的技法法术一类,更不会让人跑到什么深山搞什么东西之类的!!!它揭示了生命的道德本质。

 

(四)­­­――­ 对当今医学学习研究方法的反思

 

学过中医,也学了西医,最近又读了点道医方面的知识,不由得思考了其中的关系和异同。

暂且不论疗效如何,西医生可以不懂中医,却照样能独立诊疗各种疾病,而中医生却必须具备其本的常识,否则很难在临床上立足。从一些真正中医专家、中医传人的实践上证明中医确实有真东西,西医进入中国才不过几百年,而中医却有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不能不说中医比西医强,但现实不得不承认真正的中医太少了。有多少青年学子进了中医药大学的门就大呼上当,有多少从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学生不相信中医,甚至抵毁中医,临床上多少中医大夫在大行西医之道,这些不能不说中医发展中的缺憾。即便有些有起于中医学习的人却也找不到门径,感觉难懂,即便感觉有所领会,在临床应用中却也疗效平平,远逊于西医。相比之下西医的学习较轻松和容易的多,非常直观,所有的都能通过显微镜或者试验作出来。

早年曾读过《名老中医之路》,深深的为老前辈们的刻苦学习精神所感动,他们大多都是从小在老师的指导下苦读《内》《难》《伤寒》《本草》等中医经典,并且背诵熟练,以后再在临床中慢慢体会,融会贯通。已故名老中医张珍玉,虽耄耋之龄,还天天坚持诵读《黄帝内经》。再观历代中医大家,莫不是熟读常诵《内》《难》《伤寒》。《黄帝内经》中记载了雷公的一句话:“臣请受教,讽诵用解”,这其实就是揭示了中医学习方法――诵读,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中医经典博大精深,不可能一学就会,需要常诵常读,在诵读中心感体悟,在诵读中实践验证。

现在的中医学生们有几人能如此,即便有几个当时能背诵的,也是考完试就忘的一干二净,全都是应试之学。

道医学源自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与中医学其实是一脉同源。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是一部实践性强的文化,是一部修身的文化,不管是伏羲的易道文化、黄帝的法道文化还是老子的德道文化。老子在《德道经》中说“修之身,其德乃真”,历代医家不乏修道者,扁鹊“饮上池之水,隔垣而视人”,张介宾,葛洪,孙思邈,董奉等都有零星记载。

从对于经络学说的认识中可以看到西医、中医、道医的不同,西医运用解剖学找不到,根本不相信其存在,中医用经络感传现象和经典记载等力争其实,而道医学却是运用“慧观科学”方法直接在体内慧观而知,这一点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明确提出“内景遂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道医学》中对人体深层结构的揭示也证明了这一点。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格物、致知、心正、意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正是说的道德修身,医学学习研究也需要一个格物致知心正意诚修身的过程。

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天地一大宇宙,人体一小宇宙”“人与天在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论述,《黄帝内经》中揭示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风貌,《老子德道经》中说“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也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这些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是给后人留下了认识人体和世界的方法,这就是修身内求法。

由于修养内证层次水平的不同,对人体生理结构的观察、慧观范围和层次炯然不同,后代子孙不能站在古人的高度上,去理解古人的对人体生命奥秘的揭示,就不能妄加否定的批判,这不是科学的态度。西医无法理解中医的阴阳五行、气血精气等,因为其对人体生命研究的深度不同,方法也不一样。后世中医虽然能接受中医经典承传的一些基本理论,但对于其产生背景和方法,却以所谓的“科学”思维方式去妄加猜测,甚至对《黄帝内经》的作者黄帝本人持否定态度。

黄帝本人即是道德修养大成者,《黄帝内经》其实只记录了道医学对人体生命奥秘认识的部分内容,其另一部分却是一直在道家内部承传,而世人鲜能窥其全貌,这一点读过《道医学》便可略知一二。

从西医对中医的认识态度,从现代中医界对传统中医、对古人对人体生命奥秘提示的理解上,再看看此次《道医学》面世众人的态度,就不足为奇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5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