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院

老子学院 德道根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 主页 > 庄子研究 >

以德为本,以道为师

时间:2008-12-23 18:40来源:老子学院 作者:水月鉴心 点击: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也是始终直接从事教育工作,并且培养着许多弟子。《老子》五千言,以道德二字为宗旨,庄子不仅完全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而且其师道观也发展了老子的师道思想。老子贵师,庄子也重师。庄子的师道观与其整体思想是相一致的。简而言之,即以德为本,以道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也是始终直接从事教育工作,并且培养着许多弟子。《老子》五千言,以“道德”二字为宗旨,庄子不仅完全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而且其师道观也发展了老子的师道思想。老子“贵师”,庄子也重师。庄子的师道观与其整体思想是相一致的。简而言之,即以德为本,以道为师。
德是天地人万物的实质。《老子·贵德》章云:“道生之而德畜之。”德长养了万物,德能的多寡是决定万物生、成、坏、灭久暂的关键。《老子·善观》章云:“修之身,其德乃真”。此德须落实在自身的实际修养上才能实现。
以德为本,即意身清静上德明。指通过修身来明德知道、修德进道,进而淳德合道,完成心身的全面德化归道,使心为道心,身为德器,“恒德不离”,“执一以为天下牧”。达到《庄子·缮性》篇所云“动而与阳同波,静而与阴同德。”“阴阳和静”,德一稳固。老子在五千言中所阐述的“可非恒道”、“可非恒名”,就是非常科学有效的自我修身教育方法。在《庄子》中,有关德的内涵、效用方面的论述还有不少。如《德充符》中记载了许多养德而忘形者,他们的德行丰厚,以致使人们忘记了其形体的不全,如王骀,跟他学的弟子和孔子的学生在鲁国各占一半,他立不施教,坐不议论,跟他学的人空虚而来,满载而归,孔子也愿意领天下人向他求学。如哀骀它,国君与其相处不到一个月,就发现他有过人之处,不到一年,就很信任他,并且想把国事托给他。同篇中借孔子之言来论德:“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即说德,是最纯美的修养。德不着形迹,万物自然亲附而不肯离去。)《天地》云:“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四海之内共利之之谓悦,共给之之谓安;怊乎若婴儿之失其母也,傥乎若行而失其道也。财用有余而不知其所自来,饮食取足而不知其所从,此谓德人之容。”《秋水》云:“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德不仅是道的显现,也是庄子的立身之道,《山木》云:“周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游则不然。”并且告诫弟子,可以安身立命的,只有道和德的领域了!《达生》中借孔子言,指出:“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三者若得,其名至极。”
 
以道为师,即心性修持大道生,至心修道,精诚通天。以德为本,是以道为师的基础,正如“意身清静上德明”是“心性修持大道生”的基础一样。庄子所重的师,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内涵。第一,直接以道为师,尊师就是重道。让人们同道合德,心身口意时刻与道同在,起心动念不离道德。道因德显,德是进道之梯。《中庸》云:“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德就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就象人类生存所必须的阳光空气一样,须臾不可离。这多是庄子自己的修身实践与体悟。
如《庄子·天道》云:“吾师乎!吾师乎!齑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渊乎其不可测也。”《天地》云:“夫子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内篇·大宗师》中云,“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第二,以万物为师,以众生为师。提醒人们和光同尘,能够处下不争。以众人为师,包括了社会中各个阶层的有道者。首先,指至人、真人、神人、圣人。他们都是已经通过修身达到天人合一境界、全面体悟了道的本质、从而得道的有道者。《逍遥游》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天下》云:“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大宗师》云:“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庄子·应帝王》云:“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而不伤”。《齐物论》云:“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齐物论》云:“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刻意》云:“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这应是庄子所师从的人中道德修养境界最高者。
其次,多指大人。具体包括帝王师、王侯友、隐逸士等,如广成子(《在宥》)、许由、田子方(《田子方》)、臧地丈人(《田子方》)、徐无鬼(《徐无鬼》)、伯成子高(《天地》),及《德充符》中的养德忘形者、孔子等。这都是能行不言之教、德行丰厚者,而且非常称职而有作为。
最后,指以掌握了某一技术,因术而悟道者,如梓庆削木为鐻达到了鬼斧神工(《达生》)、凝神守一用志不分的佝偻丈人(《达生》)、目视神运而解牛的庖丁(《养生主》)、《知北游》中的捶鉤者、善蹈水的吕梁丈人(《达生》)、善画图而“指与物化”的工倕(《达生》)等等,这些多为能工巧匠,能够虚心合道、淡泊无为、以事悟道者。
以万物为师,指物类中也有体道者,如栎社树(《人间世》),有保全自身之道。《至乐》中的骷髅,也有一番悟道言论。其他如鸿蒙(《在宥》)等书中提到的许多寓言式的形象,都有道者之言。这些形象身上都体现了庄子本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众生与我一体的思想。
《老子·道注》章云:“道者,万物之注也”。道化生了万物,因此万物均含道,应师其道性,师无常师。《庄子·知北游》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能够慈容化同,唯道是从,当心清静平等,自然穿透一切有相,挫兑解纷,与圣心相通相印;当心虚无恬淡,自能空明纯粹,复返本原,洞悉万物本质。正如《老子·治水》章所云:“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潚,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踵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庄子·齐物论》云:“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在《庄子》中,凡有一技之长者,均可为人师。
以道为师,先须明理。要明理,又须师从明师,而明师就是体悟了道,能够与道为一,是道的人间化身,是连接修真者与大道的中继站。除了师从明师之外,还须以经为师,时常讽诵学习道德经典,净化心身,提高自性觉悟。《庄子·大宗师》云:“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南伯子葵曰:‘子独恶乎闻之?’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白话大意是:大道之理是从副墨(文字)的儿子那里得来的,副墨的儿子从洛诵(诵读)的孙子那里得来的,洛诵的孙子从瞻明(见解明澈)那里得来的,瞻明从聂许(心得)那里得来的,聂许从需役(实行)那里得来的,需役从於讴(咏叹歌吟)那里得来的,於讴从玄冥(静默)那里得来的,玄冥从参寥(高邈寥旷)那里得来的,参寥从疑始(迷茫之始)那里得来的。)
这里借女偊之口说出,讽诵道德经典,亦是明晓大道之理的必要途径之一,即观心可得道,经引归道真。
总之,以德为本,以道为师,是庄子的修身之本和处世之根,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庄子修身明德知道的道德人生观,与老子“圣人恒无心”、“执一以为天下牧”“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fanbenguizhen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92)
97.9%
踩一下
(2)
2.1%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