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院

老子学院 德道根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 主页 > 庄子研究 >

从《庄子·寓言》中的“三言”说道德经典的隐喻藏诀

时间:2010-05-24 15:52来源:老子学院 作者:道解庄子 点击:
庄子在《寓言》篇中既叙述了全书的写作特点,又通过五则寓言故事,从不同角度申述了学道的门径。文中开篇首先概括了其书写作特点及原因。书云: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接着用五则事例及对生死的感悟,既告诉人们学道如何从理入、从事入,又是对寓言

 

庄子在《寓言》篇中既叙述了全书的写作特点,又通过五则寓言故事,从不同角度申述了学道的门径。文中开篇首先概括了其书写作特点及原因。书云:“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接着用五则事例及对生死的感悟,既告诉人们学道如何从理入、从事入,又是对“寓言”式表现手法的具体应用和阐释。
第一则讲学道要抛弃勤志服知之心,与《德道经·安民》章“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朴素》章的“绝圣弃智”、“绝学无忧”的思想相通;第二则讲要忘禄忘亲,与《四有》章意思相通;第三则讲严成子游进道的过程,与《恒德》章相通;第四则强调不要执着于生死,与《生死》章可互参;第五则申说学道只须知其然,而不问其所以然,与《玄同》章互发;第六则以阳子居见老子的事例,申说学道必须去骄泰,与《自然》章互相印证。
这里的“三言”,是《庄子》一书行文方面的主要风格特色,也是作者以言寓道、文以载道的主要表现之一。同时,又是庄子非常巧妙地告诉人们,学道、体道、悟道的三种途径。
“寓言十九,藉外论之”,是因为一般人都有这样的特点,和自己意见相同就应和,和自己意见不同就反对;和自己意见相同就肯定它,和自己意见不相同就否定它。这都是以己意为取舍,而并未以是否同道合德为准则。大道默运,本无言语,亦无形迹。《清静经》云:“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道本无问,问本无应,见诸文字,已落言筌。《德道经·大象》章云:“故道之出言也曰:谈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历来有道高真,在自身彻悟宇宙自然真理之后,在言谈之际、或著述之中,都是假象示真、借物喻道,开启愚蒙,直指心源,将自己所领悟的大道之理示现于人,引人向善、修德入道。
“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为耆艾”,因为先知先觉者都有才德学识、见解超凡,有做人之道,能够给人以正确的启发而受到尊敬,所以他们的言论有必要重新提起。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因为万物皆有道的信息,以不同形状相传接,终始如循环,没有端倪,这就是自然均平的道理,也就是自然的分际。不发表言论则物理自然齐同,本来齐同的加上了(主观的)的言论就不齐同了,(主观的)言论加在齐同的真相上就不齐同了,所以要发没有主观的言论。而无心之言日出不穷,又合乎自然的分际,这样才能维持长久!
在此,作者为了避免发生以智解慧的现象,特意在全书中用“寓言”二字为题,作了一篇,提醒世人,修学道德时,须从自身中入手,须从自心中了悟,须从圣人的道德经典中去参。这个开示,对于后来者而言,的确是非常宝贵的点津。
历史上的道德经典,都是高真大德们通过返观内求,在自身这个小宇宙中经过实践验证,达到天人合一境界后,获得的真知灼见,从而笔录成书的。今天的人们,要想正确解读这些经典,获得其中的深刻意蕴,也应该象这些著作成书时的过程一样,以实践体验为主,注重心感体悟、德心慧悟,而不是只在文字表面望文生义,以意解文,去心从脑。同时,还要了解道德经典的一个重要特点——象喻藏诀。可以说,象喻藏诀是解读道德经典的关键钥匙,这与《庄子》中的“三言”式寓道法有相似性和一致性。

     熊先生对此有精到阐述,“象喻藏诀是中华修真学自古以来就形成的教学特点。……运用大智慧,将宇宙自然真理与实践方法水乳交融地注于笔端写成文字,使后学者可以站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德者见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启迪智慧,进行实践”[1];“用衍生义言理,用本义言法。这就是象喻藏诀的秘密之一”[2];“破解象喻藏诀,要靠大家的悟性,灵慧的悟性去发现,发现了就深入探索,都是可以自己找到的”[3];“当我们用象喻藏诀这一把破解的钥匙将第一章破解之后,我们要更深入地提高悟性,还不能停留在已经破解的内容之中,还应当结合生命的基本要素,自己去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行系统性的连接,始终别离开整体观。要学会‘为之细而把握大,为之易而解决难’,那才是老子希望我们能够掌握的”[4]。所以,真正的道德经典都是超越时空、贯通阴阳,其中既有深广的哲理智慧,又有实践的具体方法,既是哲学观,又是方法论,是理法并重,慧智合一。若不遇明师指引,以道德心灵为基、慧智双运进行解读,一般人只得其理而不明其法,更不容易得其神髓而悟入上乘。《老子》云:“知者弗言,言中弗知”、“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等等,已指出人们对大道之理的领悟有了偏差。圣哲们的谆谆告诫:“未修身时莫解老”,“未遇师指莫强猜”,也说明对道德经典不可轻易以智去解,以免以偏概全。由此,可见古人学道之始尤重“道、经、师”,并将明师指引列为“三宝”之一的原因了。



[1] 熊春锦校注.老子·德道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222.
[2] 熊春锦校注.老子·德道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226.
[3] 熊春锦校注.老子·德道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232.
[4] 熊春锦校注.老子·德道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23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69)
98.6%
踩一下
(1)
1.4%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